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陳宮的智謀總是慢半拍。荀攸曾經和陳宮一同在曹操麾下共事過,想來這評價應該是相對準確的。
所以,陳宮可以為謀士,卻不可為謀主。
孫策的計劃是,要組建一個謀士團,就像後世德國的參謀部,和天朝的總參一樣。而陳宮當然是謀士團中的一員,所以孫策對於陳宮的期待還是比較高的。
張遼,被孫策任命為了驍騎校尉,等回到江東之後,孫策就會撥給張遼馬匹、士卒。張遼在騎兵方麵的造詣顯然是毋庸置疑的,孫策相信張遼不會讓他失望。
而高順,則被孫策任命為了陷陣校尉,顧名思義,也就是讓高順重組“陷陣營”的意思。陷陣營,其實就是先登步兵營,所轄士卒要求身高力壯,持巨盾與環首刀作戰。
金質的酒杯裏,是溫好的黃酒。
這一陣子,孫策似乎喜歡上了黃酒,帶著一絲絲的甜味,像是飲料一般。在這寒冬中,一杯溫過的黃酒確實是極佳的享受。
一旁的小火爐上,放著一個銅火鍋子。
火鍋子裏,翻滾著沸騰的油花,聞起來味道極好,香味撲鼻。
張遼、高順、陳宮和太史慈、韓當、淩統都圍坐在火鍋子邊上。桌上擺滿了各種葷素配菜,都用竹簽子穿著。
孫策放下酒杯,拿起幾串羊肉放進了鍋裏。羊肉被切成了薄片,熟的很快,所以很快,眾人便紛紛拿起簽子,吃了起來。
“公台,你以為袁曹之戰,孰勝孰敗?”孫策嚼著嘴裏香嫩的羊肉,開口問道。
陳宮聞言,知道這是孫策在考校自己。
陳宮拿起酒杯,喝了一口杯中溫熱的黃酒,才緩緩說道:“僅以實力來論,袁紹據有幽冀並青四州之地,地廣民富,兵多將廣。相比之下,曹操雖據有廣大中原之地,豫州、兗州、徐州、司隸皆在其手。然而徐州、司隸兵災不斷,殘破不已。唯有豫州和兗州算是富庶。兵不如袁紹多,將不如袁紹廣。曹操兵敗的幾率要大一些。”
頓了一下,陳宮又說道:“然而打仗,向來不是隻看兵多將廣。袁本初誌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反觀曹孟德,好申商之法術,有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乃非常之人,超世之才也!”
孫策聞言,雙眉微挑。
想不到陳宮雖然背叛了曹操,卻依舊對其評價如此之高!
隻見陳宮最後總結道:“因而,宮以為,恐怕袁曹之戰,曹操的勝麵要大一些。”
孫策微微點頭,陳宮的判斷與曆史相符。
然而陳宮卻沒有停下,又繼續說道:“不過,曹操雖勝,卻不可能一戰而竟全功。不過是攻守之勢易耳!隻要袁紹在一日,曹操便很難全據河北。袁紹若死,諸子爭權奪利,曹孟德可逐一破之。不過,袁氏在河北民心頗盛,沒有數年之功,恐怕河北難以平定。”
孫策聞言,心中震驚。
事實上,正如陳宮所預料的一般,曹操在官渡之戰後用了很長一段時間才逐漸平定了整個河北。
從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曹交惡,到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紹官渡戰敗,再到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北定烏恒,袁尚、袁熙敗走遼東,為公孫康所殺,曆時8年,河北方才最終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