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顯然是未知的。
因此,這些士族和寒門,必然會在孫策的領導下,一致對外。
距離9月份開學,並沒有多少時間。所以家裏較遠的士子們都來不及趕回家中報喜,隻得紛紛寄出書信。而家裏距離近的士子們,算算時間,若是恰好能夠走上一來回,便定然要回家一趟。
所謂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
士子們雖然尚未富貴,可進了秣陵書院,三年後就是九成九的官身,也算是準富貴了。這自然要少不得回鄉炫耀一番。
士子們的家裏,對此也往往是頗有些炫耀的意味。
不管怎麼說,這都是一件鼓勵的好事。
時間過得飛快,半個月的時間很快過去了。
家裏較遠的士子們,倒是好好遊覽了一番秣陵附近的景色。江邊山下,常常是成群結隊的士子們,吟詩作文,好不快活。
回家的士子們,此時也差不多紛紛趕回了秣陵。一個個看起來都神采飛揚,麵色紅潤,想來在家中地位已然不同。
9月1日,秣陵書院正式開學。
鍾山北麓,除了那些入學的士子外,還有不少的百姓前來看熱鬧。
整個鍾山北麓,都是秣陵書院的範圍。
從山腳望去,一條蜿蜒的石階直通山上,石階兩旁,各種亭台樓閣遍布山間。書院內外,早已經被大量的侍衛司士卒所嚴密管控起來。
山腳下,巨大的牌坊上,“秣陵書院”四個大字,飄逸有神,讓眾多士子為之心折。
孫策今日並沒有穿著甲胄,隻是素衣青衫。
烏黑的長發挽在腦後,隨意的站在那裏,便仿佛讓人感到了一股子巨大的壓力。
那就是吳侯吧,牌坊外的不少士子在心裏想著。
孫策微微一笑,作為這片土地上的主人,他有必要進行一次開學演講。他要讓這些士子們明白,誰為他們提供了進學的機會,誰讓他們能夠做官,他們應該為誰效忠!
站在牌坊下的孫策,看著牌坊外,站的整整齊齊的五十名士子,緩緩開口說道:“諸君乃是荊揚人傑,曆經三考一麵,方能站在這裏。”
微微一頓,孫策繼續說道:“想必有人會問,我是誰?沒錯,我就是孫策!是我給了你們在秣陵書院進學的機會,也是我給了你們在三年後一展才學的可能,我會負擔你們在書院內三年的花銷,更會給三年後的你們鋪就金光大道!你們是我的希望!”
眼光掃過眾人,孫策笑著問道:“你們會負我嘛?”
孫策話音一落,便有不少人紛紛揮動著手臂,高聲答道:“不負吳侯!不負吳侯!”
隨即,所有人都齊聲喊著,他們言語慷慨,激動不已。
這顯然是孫策願意看到的場麵。
隻見孫策微微壓了壓手,聲音緩緩停下。
“既然爾等不負我,我必不負爾等!”孫策高聲說道:“從今天起,你們便是秣陵書院的一員。還望諸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