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的策論,孫策認為不過爾爾罷了。
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中正平和,挑不出大錯來,卻不免畏手畏腳,缺乏魄力和勇氣。若是在平安盛世之中,倒也許會有一番作為。可是在亂世之中,未免會有些不合時宜。
不過,也不是說,這200人中沒有出彩之人。
如陸議、朱然、胡綜、劉基、向朗五人,就讓孫策極為滿意。
除了這五人之外,龐和、趙累、呂蒙在孫策看來,也都尚可。
其餘之人,諸如黃柄、程谘、韓綜均不及其父,不過是中人之姿。而吳郡四姓的子弟裏也沒有幾個能入孫策的法眼。剩餘孫策治下各大士族的子弟也無甚出彩。還有二代衙內門,孫氏宗親子弟們也大多是表現平平。
當孫策麵試完之後,不由得暗暗歎了一口氣。
終究還是那些青史留名的人,更加有料一些。
士子們紛紛走出秣陵書院時,天已經黑了,回秣陵城自然是來不及了,也沒有人想要回秣陵城。
麵試的結果兩天之內就會出來,在這樣一個重要的時刻,沒有人願意離開。
所以秣陵書院外的小鎮上,旅店和酒舍倒是賺了個盆盈滿缽。更有不少士子來不及住進旅店裏,倒是借住在了鎮子裏的百姓家中。
孫策坐在麵試廳中,廳中依舊是燈火輝煌。
隻見孫策霍然起身,歎了一口氣,抓起身前的筆,在紙上龍飛鳳舞的寫下了十個名字。
這十個名字用飄逸的行書寫成,赫然是麵試後的前十名。
孫策將筆扔在一邊,開口說道:“這是此次考試的前十名,剩下的四十個名額,麻煩諸位連夜擬好!”
說罷,孫策已經大步朝廳外走去。
孫策自然也不會回秣陵城裏,他直接去了張允早就安排好的小院歇息。
當孫策走後,一眾文武,一擁而上,紛紛向前,想要趕緊看看這十個人的名字。
最後,還是長史張昭攔下了眾人。
隻見他拿起孫策桌上的那張紙,開口說道:“諸位莫急,還是讓老夫給大家念念好了!”
“張公快念吧!”眾人聞言紛紛起哄道。
張昭也不惱,笑了笑,念了起來:“陸議、向朗、胡綜、劉基、龐和、朱然、呂蒙、趙累、孫翊、程谘。”
張昭話音甫一落下,議曹陸俊、禁軍鎮守司裨將軍朱治,和禁軍鎮守司偏將軍程普便哈哈大笑起來。
這三人,當然有資格笑。
陸議是為第一,朱然是為第六,程谘是為第十,這名次可謂是遠遠超過了堂中其餘諸人的子弟。
孫策對這十人的排名其實相當有趣。
前三名,陸議、向朗和胡綜。分別代表的是江東士族,荊州士族和江北士族。
第四名,劉基代表的是當初劉繇麾下的降臣,當然他也是孫策的小舅子。
第五名,龐和自然代表的是荊州龐氏。這也是一種暗示,事實上龐和並比不上朱然,之所以讓他排在第五,也是對荊州龐氏的一種拉攏。
六七名,朱然和呂蒙都是曆史上明確記載過的名將,且均是孫策麾下的武將二代。
第八名,趙累則是代表寒門士子。
第九名,孫翊自不必說,他是孫策的親弟弟,代表的乃是孫氏宗親。
至於第十名,程谘,他事實上是孫策拿來充數的。矮子裏麵拔高個,正好就拔出了程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