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在!”兩人齊齊出列應道。
“你二人以張勳為主,領兵萬人於城南立寨!”袁術沉聲令道。
“末將遵命!”張勳和陳蘭一起應道,隨即領命而去。
陳蘭心中雖有一些懷疑,卻不敢有絲毫違命。
看著二人離去的背影,袁術又開口道:“給全椒縣守將雷簿傳令,命其率本部向阜陵縣集結!”
說起來,阜陵縣與曆陽縣,相距並不遠,約莫也就差不多200裏的樣子,正常行軍不過三日即到
當袁術這邊正調兵遣將的時候,孫策這邊也議出了結果。
曆陽縣縣衙正堂上,孫策點了點頭,開口道:“既然如此,今日眾軍飽食,明日大軍開拔,在阜陵縣與淮南軍決戰!”
如今孫策聚集在曆陽縣的大軍有2萬出頭,據目前所得到的消息來看,袁術的兵力少說也在3萬往上。
如此數量對比之下,顯然孫策處於弱勢。
不過,打仗向來不僅僅是拚數字。
卻說第二日,孫策領兵一路向北,目標直指阜陵縣。
厲陽縣與阜陵縣之間的道路上,滿是兩軍各自的探子斥候。
袁術已經得到了孫策大軍北上的消息,而孫策自然也知道了袁術聚兵4萬於阜陵縣的消息。
接下來的這場仗,是一場硬仗。
大路上,排成長龍的隊伍蜿蜒而行,虎賁營的騎兵在大軍兩側為掩護。
孫策全身甲胄,騎在一匹紅色的西涼馬上,走在大軍的最前麵,其周圍的500親衛,仿若鋒矢一般為大軍開路。
“公績,這一場仗,我要親自上陣!”孫策淡淡的說著,那語氣仿佛在說一句毫不相幹的話似的。
然而,這話聽在淩統耳中,卻是震驚無比。
倒不是淩統擔心孫策的武藝不行,可事情總有萬一。
孫策的武藝高強,那是有目共睹,太史慈、周泰、淩統這三位吳軍中武藝最高的將領也都是自愧不如。
雖說孫策每次大戰都親自領兵,可是親自上陣的次數卻少之又少。滿打滿算,淩統也就從腦子裏搜出了孫策與太史慈大戰那一次。
正所謂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以孫策如今的身份,需要他親自出手的仗已經越來越少。
孫策一人的安危,可是關乎著整個江東利益集團的安危。
曆史上孫策遇刺後,孫權即位也是經曆了一番大的波折。宗室內部的爭權如孫暠,宗室將領的不信任如孫輔,江東各地此起彼伏的叛亂如廬江太守李術,這些都證明了孫策對於江東穩定的重要性。
“主公,末將領親衛軍上陣即可,主公千金之軀!”淩統試探的勸說道。
孫策卻不等淩統把話說完,便搖了搖頭。
隻見他微笑的說道:“公績可是以為我上不得陣了嘛?”
淩統聞言,趕忙開口道:“屬下不敢!”
過了一會兒,孫策才又開口道:“此次大戰非同小可,我若不親自上陣殺敵,將士們怎能勇猛直前,悍不畏死?”
淩統聽了這話,一時間默然無語。
因為,孫策說的話就是事實。
再沒有什麼比主帥親自挺槍上陣更能激勵大軍士氣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