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公元197年)3月中旬,江東的天氣已經熱起來了。
孫策穿著一件單薄的長衫,坐在將軍府的花園中小憩。
竹製的躺椅,搖著很舒服,滿院子都縈繞著淡淡的花香,鳥兒在嘰嘰喳喳的叫著,眯著雙眼的孫策正在想事情。
陸俊作為孫策的使者前往許都朝貢天子,已經走了兩個多月了。
出秣陵,入廬江郡,過淮河,經汝南郡,入許都。
這段路程對於使團來說,差不多一個月絕對足夠了。
此時的廬江郡太守依舊是陸康,前不久得到消息,陸康恐怕時日不多了。陸俊在父親陸康的幫助下,很容易渡過淮河,進入了汝南郡。
汝南郡已經是曹操的勢力範圍,有曹軍護送,自然不用擔心黃巾軍殘部。
當初曹袁呂大戰之時,曹操派長子曹昂和侄子曹安民一同穩定後路,清剿汝南黃巾。可惜一直到大戰結束,汝南黃巾也未完全被剿滅。
好在有曹軍護送,陸俊使團平安的進入了潁川郡。
許都位於潁川郡的東部,出了汝南郡再走上三天便到了許都。
曹操對於孫策派出的以陸俊為首的朝貢使團,還是比較重視的。
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呂布最先派人上表陳情,接下來便是孫策的使團了。
孫策的動作不可謂不快。
可是呂布和孫策的動作,也顯現出了袁呂孫三家之間的小矛盾。
尤其是,當曹操知道孫策的請求之後,更加肯定孫策和袁術之間將要出現問題。
孫策請封揚州牧、吳侯。這讓袁術怎麼看?
揚州的州治在壽春,正是如今袁術的統治中心,而袁術也始終以揚州牧自居。雖然江東掌握在孫策的手裏,孫策的實力早已不弱於袁術,可袁術仍舊以長輩的心態來看孫策。
孫策向來是有大野心,大誌向的人。
這一點,袁術的主簿閻象始終看的很清楚。
一旦曹操真的請求天子冊封孫策為揚州牧、吳侯,那麼可以想象的將來,孫策與袁術之間一定會爆發衝突。
無他,利益耳。
這涉及到了一個名義的問題,誰究竟才是揚州名正言順的統治者?
誰得到了天子正式的冊封,誰就是。
當然,除了名義,實力也很重要。
比如說劉備,自從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之後,劉備就被封為豫州牧。這地位可比孫策高到不知道哪裏去了。
可是誰管他劉備?孫策雖然隻是討逆將軍,可是人家拳頭大啊,兵多將廣,劉備怎麼比得上?
曹操對於孫策和袁術之間的衝突,當然是樂見其成的。
淮河防線對於曹操來說,並不是那麼容易突破的,所以曹操接下來的軍事重點將放在徐州的呂布身上。
如果僅僅給孫策一個揚州牧、吳侯的任命,就能讓孫策和袁術的盟友關係破裂,曹操當然不會拒絕。
可是,孫策是傻子嘛?當然不是。
掌握曆史趨勢,熟悉大勢走向,這就是孫策的優勢所在。
雖然很多曆史的細節已經發生改變,但是有些事情是不會改變的,比如說袁術對稱帝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