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平山越(六)(1 / 2)

三縣之中,陵陽縣距離彭澤縣最遠。

不過最先到達作戰地點的,卻是目標直指陵陽縣的孫輔及其麾下兵馬。

原來,孫輔並不是一路步行而來。

孫輔在征得孫策同意之後,在水軍的保護下,沿長江水路,直接到達了陵陽縣治下的貴池鎮。

這個小鎮算是長江水道上的一處港口,不過並不算繁忙,主要是給過往的商船進行補給。

從貴池鎮再往陵陽縣城去,距離就要近很多了。

此時的陵陽縣城,絲毫看不出來像是經過大戰的樣子。城牆看起來依舊高大堅固,不過城內卻是另一番景象了。

整個縣城內,猶如鬼蜮空城一般,空蕩蕩的。

大街上隻有拿著武器的山越人在走動,他們已經連續搶劫了好幾天,此時已經搶的差不多了。

既然是搶劫,那就少不了殺人和強奸。

街道上,有不少的屍體,男人女人都有,那畫麵看起來極為血腥,慘不忍睹。

城內的山越人說實話並不算多,約莫隻有2000人。

放在往常,這2000人想要攻打陵陽縣,那簡直就是癡人說夢。

可是,話說回來了,再堅固的城池,可架不住有帶路黨啊!

陵陽縣中的山越人內應叫做張波,也算是陵陽縣內的一大豪強。不算田地,僅其家中仆從便有千餘人。

說起來張波叛亂的原因倒也簡單,無非是於吉給了他一些不切實際的封官許願。

什麼荊州大軍來了,就會怎樣怎樣!

可是,荊州大軍已然大敗而回,再也不會來了。

張波得到荊州軍撤退的消息時,簡直欲哭無淚啊!

就這麼被於吉的花言巧語給害慘了。

好在張波雖然貪婪,卻也不是笨蛋。他知道自己走上的是一條不歸路,既然反了,那就要反得徹底。

心存僥幸,是不會有什麼好下場的。

張波知道,自己這次與山越人合作,算是觸碰了城中百姓的底限。

再加上連續多日的搶劫,張波明白,自己日後已經決計無法再在城中立足。若是荊州大軍來了,那還好說。

可如今已經沒了希望,張波也隻能一條道走到黑。

張波完全無法相信城中的百姓,更不敢在城中強拉壯丁。他能夠相信的隻有他自己家裏的千餘僮仆。

這千餘僮仆就是他張波活命的資本。

為了增加這千餘人的忠心,或者說張波為了自己的小命,他直接將萬貫家財全部散出,就是想要用錢來收買他們。

然而,這世間最不可測的便是人心。

張波並不明白,有些東西是無法用錢來收買的。

張波更不清楚,民族大義是什麼?

可是,有的人懂。

即使他們隻是幾個僮仆,可是他們的形象在孫策眼中卻要比張波偉岸不少。

城牆上每隔幾米,就有一個士卒,西門和北門由山越人負責,而南門和東門由張波帶人負責。

陵陽縣中指揮山越人的,並不是這個部落的族長,而是族長的弟弟王飛。

這個部落原本對出山反叛並不是很感興趣。可是耐不住於吉的遊說,再加上黃山三大部落向來是同進同退,於是也派兵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