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鮮明的對比,自然導致了大量山越人的不滿。
有了不滿,就會有衝突。
不過往日的衝突並不嚴重,頂多算是小打小鬧罷了。
可是這一次不同了,來自西邊荊州的使者,向山越部落許諾,會讓他們永久占有漢人的地盤。也就是說,他們打下多少縣城,就可以擁有多少縣城。
這隻是一個不切實際的空頭支票,可是山越人竟然相信了。或許他們並不是相信,他們隻是想要為自己的叛亂尋找一個合適的借口。
九嶺山中的這個山越部落很大,約莫有人口七八萬,可戰之兵便有5000。這裏的可戰之兵,指的是年齡在16歲到30歲之間的青壯,他們擁有甲胄和武器,是整個部落裏最勇敢的人。
而年齡大於30歲的男丁也可以拉出來萬餘,他們也擁有武器,隻是沒有甲胄。
為了搶奪漢人的糧食,搶奪漢人的布匹,搶奪漢人的金銀,部落裏的5000可戰之兵全軍動員,在族長占升的帶領下出山,攻打漢人的海昏縣。
山越人的叛亂,給孫策帶來了不小的麻煩。
原本可以趁勝追擊荊州軍,如今卻隻能先調兵鎮壓山越叛亂。
唯一慶幸的是,山越人缺乏堅固的甲胄和鋒利的刀槍,打仗隻能憑借一股子血勇之氣,和山中練就的良好體力。
他們沒有精良的攻城武器,始終無法攻破海昏縣城。
海昏縣城內的郡兵並不多,隻有200人,剩下的2000餘守城青壯都是在縣令的號召下自發而來的百姓。
海昏縣裏的每一戶人家都明白,如果山越人進了城,那將是噩夢一般的場景。辛苦耕種的糧食將會被搶走,每一尺的布匹會都會被搶走,好不容易積攢下的銀錢也會被搶走,甚至於能否活命也是一個未知數。
因而,每一個守城的漢人都有著堅定的意誌。因為他們的背後是家園和親人,他們肩負著守衛家園和親人的責任。
當夕陽中,一身甲胄手持混鐵大槍的韓當,率領著千餘騎兵疾馳而來時,就已經宣告了山越人的戰敗。
在上千騎兵的衝擊下,隻穿著簡陋的竹甲、拿一把帶著鐵槍頭的木杆便是武器的山越士卒,根本不會有絲毫的生機。
占升發現自己已經無法控製自己的軍隊了,所有的山越士卒都在驚駭中亂跑,他們懼怕的扔下自己的武器,顫抖著跪倒在地上,沒有任何人在乎族長的死活。
占升第一次感覺到,自己竟然如此的無力。
“我沒有輸!”占升騎在自己的馬上高喊著。
韓當一眼便看見了那個有些歇斯底裏的家夥,穿著一身精良的皮甲,手中一把長劍,不過身材極為矮小。原本不怎麼高大的馬,在他的映襯之下,倒顯得十分雄健。
這樣一個人,如此的顯眼,一看便知道這是條大魚。
韓當嘿嘿一笑,手中的混鐵大槍一揚,直剌剌的往前衝去。
借著馬匹奔跑時,帶起的強大衝擊力,韓當的混鐵大槍直接在占升的胸口開出了一個大血洞。
隨著“砰”地一聲,占升矮小的身子終於跌下了馬,他死了。
海昏縣大捷。
(第一更,求收藏,求支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