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郭英和姚林往濡須港口趕去的同時。近十艘大商船也從荊州江夏郡的治所西陵縣出發,順著長江向東而來,目的地正是秣陵郡治所秣陵縣轄下的濡須港。
這些商船,乃是長江一帶商貿貨運線上,體積規格最大的船型,差不多有三層樓船那麼大,能裝不少貨物和夥計。
每一艘大商船上都是旌旗飄飄,上書一個巨大的寇字。
在江上混飯吃的商旅都知道,這個寇字代表的就是長沙寇氏,為羅侯之後,荊州名門。
然而,有時候打著寇字大旗的人不一定就姓寇。
比如說這幾艘大船,他的主人可不姓寇,而姓黃。
至於為什麼打上寇字大旗,自然是為了掩人耳目,有些不為人知的目的。
這幾艘大商船都是新造不久的新船,甲板和舷側都很幹淨,高高升起的船帆也都是整齊潔淨,甲板上的繩索和工具也都放的整整齊齊。
水手和船工們看起來都老練的很,穿著不像有的商家水手那般破爛,衣服都是粗麻布裁剪的整齊短衣,精氣神看起來都很不錯。
最中間的那艘商船上,甲板上站著一人。
隻見那人身高八尺,容貌迤邐,劍眉星目,唇紅齒白,皂色的發帶將頭上的發髻綁起,一身白色的錦衣,腰間纏著玉帶,玉帶上掛著一柄寶劍,足蹬黑靴,大拇指上的玉扳指在陽光下看起來流光閃爍。
任誰人看到這位,都得讚一聲,好一個翩翩貴公子!
這位公子的手中端著一個銀酒樽,樽中自不必提,盛的當然是如今荊揚一代最為出名的江東大曲。
“好一個江東大曲,果然是人間能得幾回飲的好酒!”那人咂了咂嘴,喃喃自語著。
隨即,轉身走進了船艙之中。
且先不提這位翩翩貴公子,卻說郭英和姚林很快便到了濡須港。
濡須港的繁忙果真是名不虛傳,往來的商船密密麻麻,桅帆林立,一眼望不到頭。行走叫賣的商旅,人聲鼎沸,說話都得用喊得。
沿著濡須口鎮的主街道,往江邊走,碼頭西邊就是收稅金的地方,郭英派駐了30個差役在此,專司稅金。
這30人的差役由郭英當年在軍中時,手下的一個屯長率領,被郭英任命為了捕頭。
這捕頭叫韓澤,字旭陽,當年在軍中打仗也勇猛的很,約莫二十歲出頭。
在打牛渚時,他與郭英一起受了傷,不過韓澤是少了一隻耳朵,倒不影響自身的武藝。
韓澤也因此得了個外號,叫做“一隻耳”!
自家頂頭上司突然來到,韓澤當然要來迎接。
“屬下見過大人!”韓澤恭恭敬敬的給郭英行了一禮。
“嘿,你個一隻耳,老子跟你說了多少次,能不能別這麼麻煩!”郭英此時又恢複了軍中莽漢的形象,和剛剛在家中時強裝的文化人形象完全不同。
姚林看著郭英如此,倒覺得郭英如此很是有些真性情。
韓澤還要說什麼,卻被郭英揮了揮手打斷。
“行了,給我說說,最近這碼頭可有什麼異常之事?”郭英解開錦袍,隨意的問道。
韓澤想了想,答道:“回大人的話,這邊一切正常,並無可疑之事!”
郭英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