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市場經濟才是有活力的經濟。
此事暫且不提,孫策想要讓自己的軍隊迅速到達每三天能吃一條魚的水平,想來應該是很困難了。
再加上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與劉繇的戰爭,孫策必須馬上進行擴軍。
這樣一來,提高軍隊生活水平的設想更是無限期的推遲了。
告別了顧雍,孫策依舊對其進行了一番勉勵。
“好好幹,我看好你!”同樣的話也對顧雍說了一遍,不過顧雍可沒有崔朋表現的那麼興奮。
大家族出身的人,還是要講究一下矜持的。
長水縣與吳縣的距離並不算遠,所以約莫三天的時間,孫策便回到了吳縣。
回到吳縣之後,孫策便立刻發布了征兵命令。
十月中,九江人周泰、蔣欽被毗陵郡求賢館禮送至吳縣見孫策。
孫策見二人大喜,命二人從所征新兵中各領一千,為侍衛司軍司馬。
十月底,廬江人陳武,東郡人潘璋被吳郡求賢館禮送至孫策處。
孫策見二人大喜,命二人從所征新兵中各領一千,為侍衛司軍司馬。
十一月初,廣陵人呂岱被會稽郡求賢館禮送至吳縣見孫策。
孫策見呂岱大喜,命其從所征新兵中領一千,為侍衛司軍司馬。
孫策最近確實很高興,周泰,蔣欽,陳武,潘璋這四位可是在《三國誌》中名列江表十二虎臣的大將。而呂岱也是東吳極為有名的將領。
暫時擴軍5000後,孫策停止了擴軍,一是由於後勤負擔太重,一是沒有足夠的將領來統帥。
所以,目前孫策直屬的部隊有一萬六千人。
為了避免軍隊成為將領的私兵,孫策在自己的統治區域內實行了嚴格的征兵製度,即隻有自己才能夠征兵,將領所屬部隊一旦有損失,一律由孫策進行補充。
每一級別的將領能夠帶多少士卒,孫策對此也有著極為嚴格的控製。
如黃程韓朱四將及徐盛、周瑜兩位都督,他們六位是中郎將,是孫策軍中級別最高的將領,除了各自的親衛外,每人能統帥5000士卒。
接下來的級別乃是校尉一級,如今隻有李襄一人擔任侍衛司校尉。校尉能夠統帥的士卒是2000人。
再接下來的級別是軍司馬一級,包括了孫策軍中的絕大部分將領,這一級別能夠統帥1000士卒。
軍侯則統帥500人,屯長領100人,隊率領50人,什長領10人,伍長領5人。
同時為了對軍隊進行有效的控製,孫策也緊緊抓住了軍隊的後勤。
江北都督府的後勤,由都督府長史陳端負責,督導周瑜則不能幹預。
護山越都督府的後勤,由都督府長史秦鬆負責,都督徐盛不能幹預。
黃蓋,程普,朱治三人各自擔任毗陵郡,吳郡和會稽郡都尉,因此,三人麾下的昭武營,忠武營,宣武營的後勤分別由毗陵郡太守呂範,吳郡太守孫靜和會稽郡郡丞(行太守事)高岱來負責。
至於由孫策直接統領的韓當揚武營,侍衛司各軍司馬,淩統的親衛營,以及別部司馬董襲的部隊,他們的後勤由幕府倉曹進行供給,也就是由倉曹從事魯肅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