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朗聞之而怒斥曰:“爾可知唇亡齒寒乎?”
遂不在理睬虞翻。
時虞翻有孝在身,見王朗不聽己言,便離開太守府,穿上孝服,繼續為母守孝。
五月三十日,孫策於吳縣誓師出征。
孫策命周瑜領吳南都督府諸將先行攻取會稽門戶餘暨縣。
孫策以揚武中郎將韓當為先鋒開路。
自領中軍,虎步中郎將徐盛及侍衛司諸軍司馬隨軍而行。從事祭酒張紘,功曹秦鬆,主簿恒階,兵蓸朱恒隨中軍而行。
以忠武中郎將,吳郡都尉程普麾下的忠武營派兵押運糧草,長史張昭,倉曹從事魯肅督之。
六月初,吳南都督,陪戎中郎將周瑜領大軍攻取會稽重鎮餘暨縣,嚴白虎難以抵擋,領潰兵千餘逃往山陰縣,乞求會稽郡太守王朗收留。
王朗聞餘暨縣已被孫策軍擊破,心中大怒。
卻說王朗點起大軍4萬,自為主將,以中郎將周昕為副,前往餘暨縣救嚴白虎。
兩軍相遇,大戰一場,孫策軍雖悍勇,卻寡不敵眾,退至餘暨縣中。
王朗欲派郎將周昕攻城,三日,城未能下。
王朗大怒,嚴白虎諫曰:“孫策悍勇,其軍戰力頗強,吾等不能敵也。城中不過一偏師也,若孫策大軍至,吾等更不能敵。可先退兵,於山陰之野列陣。”
王朗聞言,隻能歎道:“昔日孫破虜極為悍勇,以軍功起家,卻不想其子同樣悍勇如斯,果然是虎父無犬子!”
卻說王朗退兵,聽嚴白虎之言,於山陰之野列陣,待孫策軍至。
周瑜聞王朗退兵,笑曰:“王景興,一腐儒也!若其不惜死傷,強攻餘暨縣城,我隻能退回浙西,其人卻惜死傷,退至山陰之野。餘暨乃會稽門戶,如今門戶已入我手,待主公大軍兵至,取會稽易也!”
陸昭聞言笑道:“王朗乃天下名士,卻不想盛名之下,名不副實!”
顯然陸昭很讚同周瑜的看法。
此時,在周瑜和陸昭的眼中,會稽已經是孫策囊中之物了。
頓了一下,陸昭又開口說道:“隻是,這王朗名氣頗盛,恐除之不詳!”
周瑜點了點頭,說道:“子明無慮,主公想必自有思索!”
在周瑜的認知中,孫策向來是謀而後動,既然決定攻取會稽,自然有處置王朗的辦法。可惜周瑜根本想不到,孫策就沒把王朗當一回事。
王朗名聲雖顯,在會稽也有些民望,卻不似華歆一般,在豫章郡頗受百姓擁戴。
孫策當然不會正大光明的殺掉王朗,可若是你離開江東之後才死,可就怪不得我了,畢竟如今亂世,路上可不安全!
六月中,孫策至錢塘,於西津渡口渡過浙江,入會稽。
吳南都督府都督、陪戎中郎將周瑜,吳南都督府長史陸昭,及侍衛司諸軍司馬,別部司馬淩操於餘暨縣迎孫策。
孫策入城大喜,對有功之人各有賞賜金錢。
六月十七,孫策領大軍往山陰之野,與會稽太守王朗於此交戰!
(一更,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