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馬日磾持節慰關東(1 / 2)

初平四年在江都的風雪中悄然而至。此時的孫策站在青山上,扶劍而立。不時有雪花飄落在一身素服的孫策身上,很快和他融為一體。孫策黑亮的眸子在月光的照耀下,閃閃發光,頗有一股冷傲的氣質。

黑夜中,孫策眺望著遠方,卻什麼也看不到。鄧當,賈華,宋謙,孫河諸人靜靜的矗立在孫策身後,沒有人去出聲打擾他。

孫策不斷回憶著三國誌中的記載,馬日磾和趙岐持節撫慰關東是去年八月份的事,也就是初平三年(公元192年),如今已經到了初平四年(公元193年)一月份,馬太傅也該到壽春了吧。

孫策此時並不知道,馬日磾在數百西涼軍的護衛下,確實離壽春不遠了。

距離壽春不遠處的一座縣城外,官道旁的小樹林裏,一支數百人的軍隊隱蔽的駐紮著。若是有人路過官道,不仔細看,卻也看不分明。營地裏,豎著一杆馬字大旗,正是太傅馬日磾持節撫慰關東的隊伍。

馬日磾約莫四十歲上下,乃是經學大師馬融的族子。馬日磾繼承了馬融的才學,為官多年,在士林之中頗有好評。

此時馬日磾正跪坐在軍帳中的席子上,身旁插著一根八尺長的竹竿,頂部裝飾著黃色的旄羽。這根八尺長的竹竿便是所謂的節杖,持節意味著代表皇帝。馬日磾持節撫慰關東,便是代表皇帝撫慰關東的意思。馬日磾代表皇帝撫慰關東,自然擁有表奏諸侯官職和爵位的權利。而這個權利也是孫策為何對馬日磾日思夜想的原由。

被孫策期盼已久的太傅馬日磾靜靜的跪坐在一張精美的席子上,專心的聽著兩個士卒的回答。

“太傅大人,小的在這縣城裏一路走過,似乎處處都在議論兩個名字!”一個士卒小心翼翼的說著。

“哦,哪兩個名字,說說看!”馬日磾笑了笑說道,似乎很感興趣的樣子。

“回太傅大人,整個縣城裏,聽到最多的便是袁術和孫策二人的名字!”

馬日磾,皺了皺眉頭,也不知是對袁術感官不好,還是對孫策似有惡感。

稍微沉默了片刻,馬日磾接著問道:“嗯,仔細說說這兩人!”

那士卒點了點頭說道:“縣城中多有傳聞,自從袁術來到壽春,便橫征暴斂,強行征兵,如今已經擁兵數萬,戰將數百,謀士數十。還有人說袁術在壽春的府邸修的異常豪華,似乎有違規製,不少人在傳言,袁術有不臣之心!”

馬日磾輕哼一聲,說道:“這袁公路乃世家大族出身,四世三公的袁家也不過如此,可恨天子竟要封此人為左將軍,陽翟侯!”

那士卒身子微微一顫,不敢接話。

馬日磾歎了口氣,有些無奈的問道:“繼續說說孫策把!”

“回太傅大人的話,這孫策乃是已故破虜將軍,烏程侯孫堅的長子。孫策,字伯符,鄉間傳言,孫策與其父一樣勇武剛烈,曾經立下誓言,必報殺父之仇。自孫破虜死後,孫策已守孝至今。端的是忠勇仁孝之人!”那士卒一邊說一邊唏噓,似乎已經完全被孫策的事跡所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