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了解按摩(1 / 1)

按摩就是通過一定手法作用於人體的肌表,以調整人體的生理、病理狀態達到保健和治病的目的。其作用原理與各種手法有密切關係,依據的是傳統醫學中的經絡學說。經絡廣布於人體內外、上下,聯絡髒腑,貫通九竅,是氣血運行的通道,也是津液輸布的網絡。經絡壅阻,人體氣血不暢,陰陽失調,就會產生疲勞和病變。

對於按摩,我國古代醫學著作中早有記載。《素問?舉痛論》中記載說:“寒氣客於背俞之脈,則脈澀,脈澀則血虛,血虛則痛,其俞注於心,故相引而痛,按之則熱氣至,熱至則痛止矣。”它的意思就是說背部脈絡受風寒等外邪侵襲後,脈象為澀脈,提示有血虛症狀,血虛致使體內寒氣盛,因寒主收引,所以身體會出現疼痛。按摩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使經絡通暢,局部發熱,汗腺閉塞解除,風寒之氣由此而出,得以消除疼痛。《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中也記載到:“因跌打閃失,以致骨縫開錯,氣血凝滯,為腫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經絡,以通鬱閉之氣,摩於壅聚,以散鬱結之腫,其患可愈。”按摩作用之大、涉及治療麵之廣,由此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