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兒童食品消費誤區(1 / 1)

兒童食品消費誤區

閱讀

有許多家長為兒童購買營養品,卻不重視日常三餐。

兒童生長發育所需要的能量、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主要是通過每日三餐獲得的。各種“口服液”、“滋補品”等,其中真正對身體有益的成分僅是微量,有些甚至具有副作用。如果依賴它們作為兒童的營養來源,容忍兒童偏食、厭食,豈不是舍本求末?

在許多家庭裏普遍存在著兒童食品消費誤區,主要表現如下:

1.跟著感覺走,盲目追隨廣告購買食品

兒童具有好奇心,從眾心理又比較強,受廣告的影響比較大。於是,許多產品靠廣告的狂轟濫炸,或是在商品中夾帶玩具來誘惑兒童購買。不少產品雖然在包裝上赫然寫上“營養”、“健康”等字樣,實際上營養組成往往並不平衡。總的來說,多數給兒童吃的零食僅以包裝和口感來吸引人,並不是對健康有益的食品。

2.用乳飲品代替牛奶,用果汁飲料代替水果

目前,家長們受廣告的影響,往往用“鈣奶”、“果奶”之類的乳飲料來代替牛奶。用果汁飲料來代替水果給孩子增加營養。殊不知,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飲料根本無法代替牛奶和水果帶給孩子的營養和健康。

3.甜飲料代替白開水,讓兒童身體器官不堪重負

讓兒童用甜飲料解渴,甚至養成餐時必有喝飲料的習慣對孩子是極為不利的。

很多家庭在吃飯時必須給孩子一聽飲料,家裏的冰箱中也放滿了各種飲料任孩子享用。甜飲料中含糖量達10%以上,飲後會有飽腹感,妨礙兒童進餐時的食欲。若要解渴,最好的飲料則是白開水,它不僅容易吸收,而且可以幫助身體排除廢物,不增加腎髒的負擔。

4.縱容兒童吃大量巧克力、甜點和冷飲

甜味是人出生後本能喜愛的味道,其他味覺都是後天形成的。如果一味地沉溺於甜味之中,兒童的味覺將發育不良,無法感受天然食品的清淡滋味,甚至影響到大腦的發育。甜食、冷飲中不僅含有大量糖分,而且其出眾的口感主要依賴於添加劑。這類食品中維生素、礦物質含量低,會加劇營養不平衡的狀況,引起兒童虛胖。

5.過分迷信洋食品

從有關部門的抽檢可以看出,進口的兒童食品也並非百分之百完美。客觀地說,如今的國產兒童食品,從質量到包裝,已今非昔比,不少已達到出口標準,因而不能迷信於一個“洋”字。

6.長期食用“精食”

長期進食精細食物,不僅會因B族維生素攝入過少影響神經係統發育,還有可能因為鉻元素缺乏“株連”視力。鉻含量不足會使胰島素的活性減退,調節血糖的能力下降,致使食物中的糖分不能正常代謝而滯留於血液中,導致眼睛屈光度改變,最終造成近視。

兒童的食品消費是要講科學的。不當飲食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甚至造成心理和生理疾病。因此,學習相關知識以保護自己的孩子,是為人父母義不容辭的責任。

(摘自天津教育出版社《拿什麼保護你,我的孩子:360°全方位保護孩子安全》 作者:張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