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一般指原發性肝癌,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臨床表現:肝區疼痛則屬於中晚期常見症狀,肝腫大、黃疸等出現時則屬於晚期症狀。消化道症狀:上腹脹滿不適,食欲減退,逐漸出現惡心、嘔吐、腹瀉等。全身症狀見乏力、消瘦、發熱及各種出血、腹水等。理化檢查、X 線檢查、選擇性肝動脈造影為最敏感的檢查方法。另外,超聲顯像、電子計算機X 線體層掃描(CT)、核磁共振成像、核素成像檢查亦可。腫瘤標記檢測有甲胎蛋白、乳酸脫氫酶等。中醫學上把肝癌歸為“肝積”“積聚”“膨脹”“黃疸”等範疇。按辨證將肝癌劃分為以下4 種類型:
1.氣滯血瘀型症見脅下症塊刺痛或脹
痛,疲乏無力,食欲低下,噯氣嘔逆,失眠心煩,舌質正常或偏暗,有時舌邊有瘀斑、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在治療此症型時,宜以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為主。
2.濕熱瘀結型症見脅下症塊堅實,痛如錐刺,脘腹脹滿,或腹大如鼓,目膚黃疸,日漸加深,煩熱口幹,小便赤黃,大便幹結,舌紅可見瘀斑、苔黃膩,脈弦滑數。在治療此症型時,宜以清熱利濕、解毒破結為主。
3.熱毒傷陰型症見腹大脹滿,症塊膨隆,形體羸瘦,頭暈耳鳴,潮熱盜汗,間或高熱煩渴,或牙宣鼻衄,大便幹結,小便短赤,舌紅少津,苔薄黃或光剝,脈弦細數。在治療此症型時,宜以養陰清熱、解毒化瘀為主。
4.肝腎陰虛型症見口幹欲飲,煩熱盜汗,腰酸肢軟,形體消瘦,肝區隱隱作痛,舌紅少苔,或光剝有裂紋,脈弦細。在治療此症型時,宜以滋養肝腎、化瘀清熱為主。下麵向大家推薦一些常用的補益食療藥膳方,供參考選用。
刀豆香薷粥
“原料”刀豆30 克,豬肝60 克,香薷30克,粳米60 克,蔥、薑、香油、食鹽少許。
“功效”本品具有疏肝理氣、健脾化濕之功效,適於脅下症塊拒按、疲乏無力、食欲差的氣滯血瘀型肝癌患者飲用。
“做法”將香薷用溫水泡發後過濾備用,將豬肝切成小丁。在油鍋內放入香油燒熱,放入刀豆、豬肝、香薷煸炒後,再加入黃酒、鹽、蔥、薑炒拌入味。將粳米淘洗幹淨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煮成稀粥後拌入炒好的刀豆、豬肝等原料,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溫熱食用,分數次食完。
香薷白茅根飲
“原料”香薷20 克,鮮白茅根30 克,清水500 毫升。
“功效”本品具有清熱利濕、解毒之功效,適於脅下症塊、脘脹痞滿、大便幹結、口幹舌紅的濕熱瘀結型肝癌患者飲用。
“做法”將香薷、鮮白茅根分別洗淨,然後將二物一起放入鍋中,加入500 毫升清水用旺火煮沸5 分鍾,再改用文火煮20 分鍾,濾渣取汁即可。
“用法”分次飲用。
豆豉薏仁飲
“原料”淡豆豉10 克,薏苡仁10 克,清水500 毫升。
“功效”本品具有清熱利濕之功效,適於脅下刺痛、脘脹、口苦食欲差的濕熱瘀結型肝癌患者飲用。
“做法”將淡豆豉、薏苡仁分別洗淨,將二物一起放入鍋中,加入500 毫升清水用旺火煮沸5 分鍾,再改用文火煮30 分鍾,濾渣取汁即可。
“用法”分次飲用。
金花絲瓜飲
“原料”金銀花10 克,老絲瓜20 克,清水1000 毫升。
“功效”本品具有清熱解毒、通絡止痛之功效,適於脅下刺痛、口幹煩熱的熱毒傷陰型肝癌患者飲用。
“做法”將金銀花、老絲瓜分別洗淨,將二物一起放入鍋中,加入1000 毫升清水用旺火煮沸3 分鍾,再改用文火煮20 分鍾,濾渣取汁即可。
“用法”分次飲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