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感冒(1 / 3)

感冒俗稱“傷風”,為臨床常見的外感疾病之一,多由感受風邪所致,多發於氣候突變、寒暖失常之時,或因起居不慎、冷熱不調、雨淋受寒等使人體腠理疏懈、衛氣不固、風邪乘虛侵襲而致病。以頭痛、鼻塞、流涕、惡寒、發熱等為主要臨床表現。

感冒在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尤以春、冬季為多。不同的季節,風邪往往隨時氣而侵入,造成的感冒症狀亦各異,一般分為風寒型、風熱型和暑濕型3 種類型。

1.風寒型主要症狀為怕冷較重,發熱較輕,鼻塞聲重或鼻癢噴嚏,流涕清稀,喉癢、咳嗽、痰多稀薄,頭痛無汗,肢體酸痛,口幹渴,舌苔薄白。治療時以辛溫解表,發散風寒。

2.風熱型主要症狀為發熱較高,怕冷較輕,汗出不暢,鼻塞、流黃涕、咽癢、咳嗽、痰少而黃稠、口渴,四肢關節痛,小便短黃,舌尖邊略紅,舌苔薄白或微黃。治療時以辛涼解表,疏散風熱為宜。

3.暑濕型四季均可發生,尤以夏季多見。其症狀為身熱、微惡心、汗少,肢體酸重,頭昏脹痛,咳嗽痰黏,鼻流濁涕、心煩,口渴或口中有黏膩,渴不多飲、胸悶、惡心,小便短赤,舌苔薄黃而膩。治療時以清暑祛濕解表為宜。

因此,治療感冒時應對症下藥。下麵推薦一些常用的補益食療方,供大家選用。

薄荷扁豆粥

“原料”鮮薄荷10 克,白扁豆30 克,粳米50 克,清水適量。

“功效”具有疏風散熱、健脾化濕、清利頭目之功效,適於風熱感冒患者食用。

“做法”將白扁豆洗淨研碎放入砂鍋,加清水適量,再加入淘洗幹淨的粳米煮至成粥,最後加入鮮薄荷略煮片刻即可食用。

“用法”每日2 次,早、晚空腹各食1 次。

鮮薄荷粳米粥

“原料”鮮薄荷30 克(幹品15 克),粳米50~100 克,清水、冰糖各適量。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清利咽喉之功效,適於風熱型感冒患者食用。

“做法”先將鮮薄荷洗淨,放入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煎煮至汁濃時停火,然後過濾去渣取汁。接著再將淘洗幹淨的粳米放入鍋內加適量清水煮沸,粥將熟時加入薄荷汁和冰糖,繼續煮至1~2 沸即可。

“用法”每日1 次,可於午後涼食。

“提示”秋、冬季不宜使用,也不宜多食。

扁豆花粥

“原料”白扁豆花15 克,粳米100 克,蘆根12 克,清水、白糖各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清熱化濕、解暑生津之功效,適於暑濕型感冒患者食用。

“做法”將白扁豆花、蘆根洗淨切碎,放入砂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煎煮,煮沸5 分鍾後過濾去渣取汁。然後將洗淨的粳米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清水煮成稀粥,至粥熟後倒入藥汁,加入白糖調味,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1 次,分2 次食用。連續食用2~3 日。

綠豆荷葉粥

“原料”綠豆30 克,荷葉30 克,粳米100克,清水適量。

“功效”具有清熱解毒、消暑生津之功效,適於治療暑熱感冒、頭脹、胸悶等症。

“做法”先將綠豆洗淨,倒入砂鍋內加水煮至爛時加入洗淨的粳米、荷葉煮至成粥即可。

“用法”每日1 次,分數次食用。

“提示”脾胃虛寒滑泄者不宜食用。

蔥薑糯米粥

“原料”蔥白30 克,生薑、醋各10 克,糯米50 克,清水適量。

“功效”本品具有發散風寒、健胃養肝之功效,適於頭痛發熱、怕冷、渾身酸痛的感冒患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