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千古罵名(2 / 2)

重曲說道:“溫大哥,這個世界上有太多的東西是我們不能掌控的,不要太過悲傷了,天道不常但自有定數,我們隻能盡力而為吧!”

溫楠說道:“也對,這個世道,不論是江湖還是朝廷已經亂了,一切順其自然,做好我們能做的就行了。”

說罷,兩人便朝著西城門的方向走去。時光沉澱下的兩個滄桑的背影,溫楠和重曲,他們不止走到了一起,並且心心相惜,一樣憂國憂民,一樣大智如愚,同樣他們的江湖路也是一樣的坎坷。

忽然,一陣狂亂的馬蹄聲驚擾了這座死寂之城的安靜,一個將軍模樣的男子後麵跟著一大隊兵馬,從他們的穿著打扮上,不難看出這應該是明朝廷的軍隊。但是看他們如此行色匆匆的樣子,趕往東城門,看來一定是出什麼大事了?

大隊人馬在東城門下整軍備戰,看來這裏馬上就要迎來一場戰火。隻見那個帶頭將軍和一個軍師模樣的人登上了東城樓,帶頭將軍從懷中取出了望遠鏡,向前方的樹林望了望,然後低下頭連連的歎氣,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出對手十分令他恐懼,而且似乎對於這場仗沒有一點點的信心。

他轉過頭對軍師說道:“這一天終於來了,想當初就該一舉踏平那座小鎮,沒想到如今成了我的後患。”

軍師說道:“將軍如今後悔也沒用,明朝氣數已盡,異軍突起,我們再堅持下去似乎沒有什麼必要了?”

帶頭將軍說道:“你的意思叫我投降?”

軍師說道:“非也,如今投降是死,抵抗是死,擺在將軍麵前的就一條路。”

帶頭將軍好奇的說道:“是什麼樣的路?”

軍師說道:“不戰而屈其兵,方為上上策。”

帶頭將軍再也按耐不住了說道:“別跟我賣關子,快點說。”

軍師說道:“現在這些義軍不都是滿口的仁義道德嗎?我想這個獨臂王也不會列外,你再看看我們這滿城的百姓,毫無反抗之力任我們宰割,以他們的性命要挾這些自命清高的義軍,這個辦法是一用一個準。”

帶頭將軍似乎有些猶豫說道:“獨臂王已經覬覦開封城很久了,他會因為這些平民百姓而放棄嗎?”

軍師說道:“他肯定會放棄,因為就算是他不甘心,他也不會用一座小小的城池換來千古的罵名,這些野心家誰不想稱王稱霸,口碑對他們很重要。”

帶頭將軍點了點頭,似乎覺得這個主意還可以,說道:“軍師計是好計,但是別人不想惹上千古罵名,難道你叫我去承受千古罵名嗎?”

軍師笑著說道:“將軍心中已經拿定主意了,又何必來問我,這個千古罵名與我們何幹?明朝廷的罵名還少嗎?”

說罷,帶頭將軍看著軍師,軍師看著帶頭將軍,兩人相望一笑,笑的是那麼陰險,那麼惡心,這個世界就是多了這樣的小人,他們總是以為生存可以僥幸,然後肆無忌憚的作惡。隻是可惜了那些無辜的百姓和大好的江山,隻能在野心家的陰謀和罪惡中苟延殘喘。

望著遠方,滾滾而來的義軍,帶頭將軍對城下的將士說道:“將士,立刻封鎖開封的所有城門,不能放走一個百姓。”

說罷,那些士兵立刻退守回來,封鎖所有的出城的路。整個開封城立刻人心惶惶,大家都不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但是所有人都知道官兵辦事絕對沒有什麼好事?但是麵對這些大刀長矛冷血邪惡的官兵,他們隻能任人宰割。

一段故事,總會有那麼一段血腥的曆史,那些貪婪的政客、那些滿口仁義的君子、還有那些愚昧無知的小人,他們就是時代的蛀蟲,也是曆史的鑰匙,隻可惜那些生活在戰亂年代的百姓,不論貧賤還是富有,這一刻都淪為案板上的魚肉,生命連草芥都不如。

世間不可能有第二個袁崇煥和魏守一,也沒有第二座山海關和蜀南城,那些忠貞不渝的戰士畢竟的少數,大明朝廷敗跡已經彰顯無遺,同樣兔死狗烹,那些奸佞小人和貪生怕死苟延殘喘的將士,也會隨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