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症見:尿癃閉不通,點滴不下,即急性尿瀦留,少腹膨脹,拘急疼痛,或尿失禁。重者心煩急躁,飲食減退,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嗜睡昏迷。舌質瘀紫,舌苔膩,脈澀。

適合藥膳如下。

鯽魚利水湯

“配料”鯽魚1條,冬筍100克,生薑片、植物油、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法”

1.將鯽魚去鱗、內髒,洗淨,冬筍去皮,切長絲,洗淨,用沸水焯一下,去澀味,備用。

2.鍋中加植物油燒熱,放入鯽魚煎至兩麵微黃,加水、冬筍絲、生薑片,燒開後燜煮一會兒,加精鹽、味精調味即可。

“吃法”佐餐食用。

“功效”利尿通淋。

專家提示:

此藥膳是在望嶽主編的《保健養生藥膳大全》中“鯽魚利水湯”的基礎上加減而成。鯽魚古稱鰿、鮒、寒鮒,其味甘、性平,具有健脾開胃、利水除濕之功效。《莊子》寓言:“涸澈之鮒,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現代研究表明:鯽魚所含的蛋白質質優、齊全、易於消化吸收,是肝腎疾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的良好蛋白質來源,常食可增強抗病能力。

冬筍味甘、性微寒,具有滋陰涼血、利尿通便的功效。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質嫩味鮮、清脆爽口,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維生素以及鈣、磷、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腸道蠕動,既有助於消化,又能預防便秘的發生,對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另外它所含的多糖物質,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整個藥膳味道鮮美,而且營養價值很高,使人在享受美味的同時,病痛也得到了緩解,對於患前列腺增生而尿癃閉不通、點滴不下等水蓄膀胱者來說,是一道不錯的食療之品。

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患尿道結石、腎炎的人不宜多食,脾虛腹瀉者不宜食用。

赤小豆防己湯

“配料”防己20克,赤小豆200克,精鹽適量。

“製法”

1.赤小豆、防己用水浸泡1小時,備用。

2.上述食材放入沙鍋加水,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至豆熟,加鹽調味即可。

“吃法”佐餐食用。

“功效”利尿散瘀。

專家提示:

防己味苦、辛,性寒,具有利水消腫的作用。《本草求真》記載:防己辛苦大寒,性險而健,善走下行,長於除濕、通竅、利道,能瀉下焦血分濕熱,……”防己自古以來分為漢防己和木防己兩大類,現代中醫應用防己的經驗是:漢防己偏於利濕走裏,可利小便以消腫;木防己偏於祛風而走外,用於祛風濕以止痛,用時當分清楚。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具有健脾利水、解毒消癰、消利濕熱的作用。

赤小豆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營養、多功能的雜糧,被李時珍稱為“心之穀”。現代營養學研究表明:赤小豆含有較多的皂角苷,可刺激腸道,因此它有良好的利尿作用,能解酒、解毒,對心髒病和腎病、水腫有益;赤小豆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具有良好的潤腸通便、降血壓、降血脂、調節血糖、解毒抗癌、預防結石、健美減肥的作用。此道藥膳製作簡單,但藥用價值很高,藥借食力,食助藥威,是治療尿癃閉不通、小腹膨脹等水蓄膀胱者的食療佳品。

胃納不佳者,脾虛泄瀉者,不宜食用。

柴胡木瓜粥

“配料”柴胡5克,木瓜15克,粳米60克。

“製法”

1.以上兩味藥洗淨,放入紗布袋中。

2.粳米與藥同放入沙鍋,加水適量,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每日空腹服一劑。

“功效”除煩熱,利尿。

專家提示:

柴胡味苦、性微寒,有疏肝理氣、除煩熱的功效。

現代醫學藥理研究認為:柴胡主含皂苷、揮發油、脂肪油、柴胡醇、側金盞花醇、β-穀甾醇、芸香苷等物質,有利膽、抗脂肪肝和抗損傷的作用。

木瓜味酸、性溫,具有除濕利水的作用。木瓜含有豐富的木瓜酶、維生素C及鈣、磷等礦物質,營養豐富,果實含大量豐富的胡蘿卜素、蛋白質、鈣鹽、蛋白酶、檸檬酶等,具有防治高血壓、腎炎、便秘和助消化、治胃病,對人體有促進新陳代謝和抗衰老的作用。此道藥膳雖製作簡單,但藥效價值較高,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點滴不下、心煩急躁、飲食減退、惡心嘔吐等水蓄膀胱者不錯的食療之選。

胃酸過多者不宜服用本品。

山楂粥

“配料”山楂100克,魚腥草15克,粳米150克。

“製法”

1.山楂、魚腥草洗淨與粳米同放入鍋中,加水適量。

2.大火煮沸後,改小火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每日早晚喝粥。

“功效”活血化瘀,利尿。

專家提示: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具有健脾和胃、活血化瘀、行氣的功效。

現代研究表明:山楂中果膠含量居所有水果之首,達6.4%;而果膠,據最新研究,它有防輻射物質的作用,從體內帶走一半的放射性元素(鍶、鈷、鈀等)。果膠還有吸附和抗菌性質,可從腸子上去除細菌、毒素;山楂中還含有豐富的鈣和胡蘿卜素,鈣含量居水果之首,胡蘿卜素的含量僅次於棗和獼猴桃。因此,山楂的營養價值非常高。

魚腥草味辛、性微寒,具有利水消腫、通淋的功效。魚腥草所含槲苷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能有效擴張腎血管,所含大量鉀鹽有增強利尿的作用。另外魚腥草素和魚腥草煎劑均能明顯促進白細胞的吞噬能力,增進機體免疫功能。整個藥膳藥效價值很高,是治療尿閉不通等水蓄膀胱者的食療佳品。

中醫認為,山楂隻消不補,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胃酸過多者不宜食用。

冬瓜薏苡仁粥

“配料”冬瓜30克,薏苡仁40克。

“製法”

1.將冬瓜及薏苡仁洗淨,同入鍋中。

2.鍋中加適量清水,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喝粥。

“功效”祛濕消腫,利尿。

專家提示:

薏苡仁,因其表麵呈白色,光亮如珠,故又名薏米、薏珠子、裕米等。其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利水、清利濕熱之功效。相傳,薏苡仁原產於我國和東南亞。它作為宮廷的膳食之一,藥用也有2000多年的曆史。據《後漢書馬援傳》記載:東漢大將軍馬援在交趾(相當於今廣東、廣西大部、越南北部和中部)作戰時,因南方山林濕熱蒸鬱、瘴氣流行,他便經常食用薏苡仁,不僅能輕身,還能戰勝瘴瘧之氣。在馬援平定南疆凱旋歸來時,裝了一車薏苡仁,作為種子以引種栽培。卻不料此舉被一些居心叵測之人所用,反誣他搜刮了民間大量珠寶。為此,馬援氣憤地當眾將這一車薏苡仁倒入漓江,謠言頓時不攻自破。當地人民熱愛這位廉潔奉公的將領,便將漓江邊的山取名為“伏波山”,而這薏苡仁也有了“薏珠子”的美稱。

冬瓜味甘、淡,性涼,具有利尿消腫的功效。現代研究表明:冬瓜含維生素C較多,且鉀鹽含量高,鈉鹽含量較低,高血壓、腎髒病、浮腫病等患者食之,可達到消腫而不傷正氣的作用。兩藥相合,相得益彰,此方實為治療前列腺增生患者尿閉不通、點滴不下等水蓄膀胱者上好的補品。

脾胃虛弱者不宜多食。

茯苓粥

“配料”茯苓20克,粳米50克。

“製法”

1.將茯苓裝入紗布袋,入沙鍋中,加清水浸泡20分鍾。

2.粳米洗淨同入沙鍋,煮至粥熟即可。

“吃法”喝粥。

“功效”利尿祛濕。

專家提示:

茯苓,自古被視為“中藥八珍”之一,其味甘、淡,性平。茯苓氣微性和,可升可降,有健脾利水滲濕之功。《湯液本草》記載:茯苓,伐腎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澀能利之,與車前子相似,雖利小便而不走氣。

酒浸與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相傳,有一次慈禧太後得了病,不思飲食,廚師們絞盡腦汁,選來幾味健脾開胃的中藥,發現其中產於雲貴一帶的茯苓,味甘性平,且有益脾安神、利水滲濕的功效。於是,以鬆仁、桃仁、桂花、蜜糖為主要原料,配以適量茯苓粉,再用上等澱粉攤烙成外皮,精工細作製成夾心薄餅。慈禧吃後,很滿意。並常以此餅賞賜宮中大臣。因此,茯苓餅更加身價百倍,成了當時宮廷中的名點。後來這種餅傳入民間,成為京華風味小吃。現今北京的茯苓餅,就是繼承了由清宮禦膳房流傳下來的傳統製法,並經在用料和加工上不斷改進而製作出來的。此道藥膳不但味美,而且藥效價值高,是一道治療尿點滴不下等水蓄膀胱者的食療佳品。

胃寒者不宜服用本品,陰虛而無濕熱、虛寒精滑、氣虛下陷者慎服。

山甲路路通粥

“配料”穿山甲10克,路路通15克,粳米50克,紅糖適量。

“製法”

1.先將穿山甲、路路通水煎取汁,加入粳米、紅糖煮成粥。

2.藥汁中加入粳米、紅糖煮成粥。

“吃法”溫熱食粥。

“功效”開竅利尿。

專家提示:

穿山甲為鯪鯉科動物鯪鯉的鱗片,其味鹹、性微寒,常以其走竄之性無所不至,用於宣通髒腑、疏暢經絡、透達關竅、開血凝、散血聚、消腫排膿、活血等。《本草綱目》中記載穿山甲“除痰瘧寒熱,風痹強直疼痛,通經絡,消癰腫,排膿血,通竅殺蟲”。《醫林纂要》記載:殺蟲,行血,攻堅散瘀,治痹通經。

根據陶弘景著《本草經集注》的記載,穿山甲是一種食蟻動物,它“能陸能水,日中出岸,張開鱗甲如死狀,誘蟻入甲,即閉而入水,開甲蟻皆浮出,圍接而食之”。穿山甲的生活習性果真是這樣嗎?為了弄清這個問題,李時珍跟隨獵人進入深山老林,進行穿山甲解剖,發現該動物的胃裏確實裝滿了未消化的螞蟻,證明了本草書的記載是正確的。但李時珍發現穿山甲不是由鱗片誘蟻的,而是“常吐舌誘蟻食之”。他修訂了本草書上關於這一點的錯誤記載。同時他又在民間收集了穿山甲的藥用價值,記載了一段“穿山甲、王不留,婦人食了乳長流”的順口溜。

路路通味苦、性平,可祛風通絡、利水除濕,治療肢體痹痛、手足拘攣、胃病、水腫、脹滿、癰疽等。穿山甲、路路通,二者同用,可明顯增強通經開竅利水的功效,對於前列腺增生患者尿癃閉不通、點滴不下、小腹膨脹、拘急疼痛等水蓄膀胱者多有較好療效。

脾胃虛弱者慎食。

前列腺是一個呈栗子狀的實質性器官。直徑3厘米,橫徑4厘米,前後徑2厘米,重約20克。它環繞尿道的起始段,位於膀胱和尿生殖膈之間,與膀胱底、精囊腺、輸精管壺腹相接觸,後麵貼近直腸,因此體檢時可經直腸觸及前列腺。前列腺由腺組織和肌組織構成,它的分泌物是精液的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前列腺是男性附屬腺體中最大的器官,呈前後稍扁的栗子形。上端寬大稱為前列腺底,鄰接膀胱頸。下端尖細,位於尿生殖膈上,稱為前列腺尖。底與尖之間的部分稱為前列腺體。體的後麵較平坦,在正中線上有一縱行淺溝,稱為前列腺溝。男性尿道在腺底近前緣處穿入前列腺,經腺實質前部,由前列腺尖穿出。近底的後緣處,有一對射精管穿入前列腺,開口於尿道前列腺部後壁的精阜上。前列腺的排泄管開口於尿道前列腺部的後壁。前列腺一般分為5個葉:前葉、中葉、後葉和兩側葉。中葉呈楔形,位於尿道與射精管之間。前列腺的兩側葉受雄激素影響,中葉對雌激素起反應。老年時雄激素分泌減少,兩側葉萎縮,而雌激素相對增加,致使中葉肥大,嚴重時可向上壓迫尿道引起排尿困難。

前列腺底與膀胱頸、精囊腺和輸精管壺腹相鄰。前方為恥骨聯合,後方為直腸壺腹。直腸指診時可觸及前列腺的後麵,以診斷前列腺是否肥大等,向上可觸及輸精管壺腹和精囊腺。小兒的前列腺甚小,性成熟期腺部迅速生長。老年時,前列腺退化萎縮。如腺內結締組織增生,則形成前列腺肥大。

附錄A 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主要涉及的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