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生異性交往中的兩種傾向及指導(1 / 2)

高中生異性交往中的兩種傾向及指導

教學在線

作者:尹學軍

走過了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少年時代,逐步趨向成熟的高中生,開始進入了人生中最為重要的一段時期。高中時期的少男少女,他們精力充沛、熱情奔放,身體迅速發育,心理快速成長,對人生充滿了浪漫的幻想,卻又時時遭遇到成長中的種種困惑和煩惱。此時的他們,尤其喜歡人際交往,希望通過與他人的交往來充實自己的人生。但是,由於這一時期的特殊性,在人際交往特別是在與異性同學的交往過程中又會出現一係列的問題困擾著他們。針對這一情況,下麵簡要談談高中生在與異性交往過程中最常見的兩種傾向及應對措施。

隨著青春期的到來,高中時期的少男少女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生理上的發展變化又促進了他們心理上相應地發生了變化,他們開始表現出對異性的傾慕與向往,希望自己能夠與更多的異性交往,有什麼苦衷和心裏話也願意向異性朋友傾訴。異性同學之間的這種正常交往,非常有利於他們身心的健康發展和成長。但是在與異性的交往過程中,由於缺乏必要的交往知識、方法和技巧,不能把握好與異性交往的尺度,有些同學因害怕或羞怯而過於疏遠異性,也有一些同學因與異性交往關係過於密切甚至出現了暗戀或早戀現象。這兩種傾向不僅不利於少男少女身心的健康成長,而且還會影響到他們正常的人際交往、學習和生活。

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於第一性征的變化和第二性征的出現,在同齡異性麵前會表現出羞澀和不安,這種現象最早發生在女性身上,因為女性更能明顯地感覺到自己生理上的變化。她們會束胸,認為男女交往是不可思議甚至是恥辱的,所以會故意疏遠異性。男性在青春期早期也會出現這種現象,他們往往表現為對異性全然不感興趣甚至不屑一顧,隻熱衷於像體育運動等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異性之間的這種疏遠現象一般最遲出現在高中低年級,是一種正常的心理表現。但這種現象如果過度或長時間持續,勢必會影響同學之間的正常交往。有些同學不敢或不願與同齡異性交往,與異性同學說話時總是感到不好意思、心慌、臉紅,有時還會緊張得連話都說錯,有的幹脆回避異性同學。

為了消除在異性麵前這種不正常的思想心理表現,同學們首先要端正態度,把異性間的接觸和交往看成是生活中的正常現象,是生活和學習的需要,是增進友誼和團結的需要,也是探求人生真諦、完善自我的重要途徑。其次,要講究交往方式。在與異性接觸時,不要過多地考慮對方的性別和年齡,要從心理上把對方當成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來看待。在與對方討論問題、商量事情時,要力求做到自然親切、誠懇大方,這樣不僅是自己,就連對方也會感到輕鬆。相反,如果你說話時麵紅耳赤、欲言又止,甚至前言不搭後語,對方也會手足無措、局促不安,久而久之,同齡異性自然也會對你敬而遠之了。為了克服自卑心理,在與異性交往時還可以進行自我暗示,比如可以暗示自己說,“和異性交往完全是正常現象,有什麼緊張和難為情的”“別的同學交往那麼自然大方,我也一定行”“我從來就不比別人差,別人行,我也一定能行”等等。實踐證明,在與異性交往時恰當地進行自我暗示,可以有效地消除緊張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