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自我調治——要美麗,不妨給自己開處方(1 / 3)

追求美麗是女人一生的事業。不管你是妙齡少女,還是職業女性,或者已經步入中年,不管你平時保養得多麼好,都避免不了會得這樣或那樣的疾病,從而影響到自身的健康與美麗。為了成就一生的美麗,永葆青春的活力,作為愛美的你,不妨利用自己已有的中醫知識,為自己的美麗把脈,給自己開處方,將疾病從你身邊趕走,讓自己的美麗不受侵擾。

(第一節)除去難言之隱,大大方方美出來

身處現代社會,作為女人!備受工作、生活的壓力!許多女性都會深受月經不調、便秘等問題的困擾,如果因為自身體質的原因,還可能有讓人鬱悶的狐臭,夏季不敢著短袖、吊帶衫,讓你的美麗大打折扣。如果善用中醫調養,就能去除難言之隱,大大方方美出來。

月經不調

俗話說,做人難,做女人更難。大凡是女人,一輩子多多少少都要碰到月經不調的現象,要麼是總提前,要麼是總推後,要麼是量過多,要麼是量過少,要麼是味道有點怪怪的。

其實,偶爾一兩次因環境改變、情緒變化導致的月經不調,您不必太過驚慌,調節好自己的生活習慣和心態,月經自然就會好了。但長期月經不正常您就得注意了。

先天不足、七情所傷、外感六淫、多產房勞、髒腑受損等,都可能引起月經不調。對於月經不調的治療,一般應從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著手。中醫認為經水出於腎,故調理月經的根本在於補腎。通過調理使得腎氣充足、精血旺盛,則月經自然通調。因此,曆代中醫都強調婦女應該及時補氣血,月經來時喝點雞湯,平時多吃一些紅棗、桂圓、蛋黃、豆類、油菜、萵苣、芹菜等,都能減輕來月經時身體的不適。

在月經期間,女士們切記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貪吃那些過於辛辣的食物,以免耗傷陰血,或者讓燥熱迫使血液下行,導致月經先期、經血量過多,也不要吃太多的寒涼食物,以免“寒博於血”,讓寒氣把血凍住,運行不暢,而導致月經延後或量少。

經期提前的飲食調理

是指月經周期縮短,短於21天,而且連續出現2個周期以上,卵泡期短,僅7-8天;或黃體期短於10天,或體溫上升不足0.52。

如果月經提前,但量少色淡,伴有臉色蒼白、體弱等症狀,屬於氣虛不能攝血,治療以補氣血為主可以收到較好的療效。可於立冬後用烏骨雞1隻,當歸、黃芪、茯苓各9克,將雞洗淨,把藥放入雞腹內用線縫合,放沙鍋內煮爛熟,去藥渣,調味後食肉喝湯,分2次服完。月經前每天1劑,每個月經周期服3-5劑。

經期延遲的飲食調理

是指月經周期延長,多於35天,甚至40-50天1次,並連續出現2個月經周期以上。有排卵者,基礎體溫雙相,但卵泡期長,高溫相偏低;無排卵者,基礎體溫單相。

如果月經推遲,伴有月經血量少、麵色萎黃、腰疼、心跳者,屬於血虛,治療以補血養氣為主會收到較好的療效。

宜在冬令補血調經,可用羊肉500克,黃芪、黨參、當歸各25克,生薑50克。將羊肉、生薑洗淨切塊,藥物用布包好,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改文火煮2小時,去藥渣,調味服食。冬季每逢月經後,每天服3-5。

月經量多的飲食調理

月經量較以往明顯增多,一般周期基本正常者。氣虛者常見經色淡紅、經質清稀,小腹空墜,神疲乏力,麵色無華,心悸怔忡,氣短懶言,舌淡紅,苔薄白,脈軟弱無力。

宜補氣攝血,健脾寧心。可用老母雞1隻,黃芪10克,艾葉15克,將老母雞洗淨,切塊,同黃芪、艾葉(布包)清蒸或煮湯,分2-3次食用。冬季每逢月經期,連服2-3劑。

月經量少的飲食調理

月經周期基本正常,經量明顯減少,甚至點滴即淨;或經期縮短不足2天,經量亦少者,均稱為“月經過少”。多因血虛、氣滯、血淤、寒凝血脈、痰阻等原因所致。

宜補氣養血以養衝任,可用雞血藤9-15克(幹品),大棗10枚,痩豬肉200克,燭服。冬季在每次月經前,連服5天,每天1劑。

很多女性有月經不調的症狀。這些女性都知道她們的月事不準,很可能是由於工作壓力過大造成的。於是,她們放任月經不調,認為當工作壓力減少的時候,月經自然會乖乖來。事實上,月經不調不是一種大病。但是月經是女性身體的風向標,如果月經長期不調會造成內分泌失調。

《黃帝內經》說:“大腸者,傳道之官,變化出焉。”中醫認為大腸的正常生理功能是傳化物而不藏。人每天吃的東西經胃腸消化吸收後,好的東西滋養全身,所剩的糟粕就由大腸傳送而出。正常情況下,處於“陰平陽秘”的平衡狀態,大腸的消化排泄正常。一旦陰陽失調,大腸傳輸不利,就會出現便秘。

若腎陽失於溫煦,便秘就是“陽虛秘”;血虛津枯,糞便失濡即為“血虛秘”胃熱過盛,胃熱灼津液,津液傷耗,腸道得不到胃津的濡潤就會成為“熱秘”;脾氣不足,氣虛下陷,大腸傳輸無力就是“虛秘”若肝氣鬱結,氣機鬱滯,津液輸布失常,就會成為“氣秘”。大便通暢,排出的大便帶走了體內的毒素,毒素就不會在身體內停留;要是大便不通暢,毒素排不出去,便會被人體吸收,遍布全身,導致各種疾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