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作者:
蠶繭可做心肌“支架”
德國研究人員發現,某些蠶繭製品可作為“支架”,供心肌細胞生長,從而實現受損心髒組織再生。
人類心肌細胞受損後,一般不會再生,致使心髒供血受到影響。因此,修複受損心髒、恢複心髒功能成為很多研究者致力解決的難題。一些研究人員考慮在實驗室中培養人工心髒組織,替代受損心肌。但這需要首先找到一種立體“支架”,供心肌細胞“安家”。這種理想的“支架”並不易尋,因為它不僅要結實耐用,避免人體免疫係統攻擊,還要為心肌細胞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
德國研究機構馬克斯·普朗克協會稱,該協會的科研人員發現,用一種印度蠶繭製成的硬幣大小的薄片可以充當“支架”角色,這種蠶繭表麵具有蛋白質結構且較為粗糙,有利於心肌細胞“落戶”。
世界最“迷你”車
它看起來嬌小玲瓏,不像能在路上行駛的真正汽車,倒像是從遊樂園旋轉木馬上拆下來的玩具。但它的確是一輛汽車,名為“皮爾P50”。
英國《每日郵報》記者保羅·哈裏斯體驗了一次把汽車開到辦公桌旁的“神奇”經曆:“進前門,上斜坡,開進電梯,沿著走廊前進。在地毯上保持穩定……小心複印機旁穿高跟鞋的女士……嘟嘟,轉過放有飲水機的角落時要鳴笛。”“接下來,刹車,掛空擋,徑直走向辦公桌。”
皮爾P50隻有兩個前輪和一個後輪,車長1.37米、高1.19米、寬1.04米,重量不足60千克。在裝備方麵,皮爾P50配備1個4.5升的小油箱,加滿油後可以行駛約193公裏,最高時速為61公裏。
會唱歌的老鼠
日本大阪大學前沿生物科學研究院的科學家日前培育出能夠發出小鳥般“啾啾”叫聲的轉基因老鼠。
在這項名為“進化老鼠工程”的實驗中,科學家以老鼠為實驗對象,通過數代的雜交培育來觀察老鼠的變異。該項目負責人內村有邦說:“基因突變是推動物種進化的動力。我們逐個檢查每一隻新生老鼠……終於有一天發現了一隻能夠像小鳥一樣唱歌的老鼠。”
這一發現讓內村有邦感到十分驚訝,他希望基因工程能使老鼠進一步“進化”。“我知道這是一個大膽的嚐試,人們會說這‘太過荒唐’……但我仍堅持這樣做,並希望終有一天能夠培育出一隻米老鼠來。”
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身過
一顆如公共汽車般大的小行星日前與地球擦身而過,距離地球最近時隻有6萬公裏,天文學家們大呼驚險。
美國小行星中心副主管威廉斯表示,小行星“2012 BX34”直徑約19米,體形較小。
事實上,地球經常遭到小行星的威脅,德國宇航中心的科學家們提出了“近地軌道保衛盾”計劃。據悉,該計劃構思包括利用推進器改變小行星軌道、派探測器以牽引力拖走小行星等,而最直接的方式是炸毀小行星。
科學家們預期在3年內測試該計劃,並於2020年開始保衛地球。
超聲波,一種新的避孕方法?
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科學家近日稱,向睾丸發射一次超聲波可能導致精子暫時停止生產。在實驗鼠身上實施的實驗結果表明,超聲波能夠導致精子數量減少。因此研究人員把超聲波看作是“一種有前途的避孕備選方案”,不過他們也承認,在真正投入臨床應用前,這種方法還需要更多的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