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老麵孔與新職位:馬英九新“內閣”觀察(2 / 3)

“閣員”組成到底好不好,民眾的看法非常關鍵。“中時民調中心”在對台灣地區800多人進行調查後得知,有51%的人對新陣營表示滿意,還有56%的人持樂觀期待的態度。具體到行政負責人陳衝,有46%的人對此一人事安排認為適才適所,有助於因應國內外財經變局;12%的受調查者覺得不滿意;沒意見或根本沒聽過陳衝這個名字的,達到42%。

“文藝女”撐起半邊天

在這份新行政團隊名單中,47位成員中有11名是女性,未來不排除仍有女性加入其中。這次陳衝“內閣”新增的兩位成員是“文建會主委”龍應台及“青輔會主委”陳以真。

龍應台在新“內閣”名單中格外令人矚目,因為今年5月20日之後,“文建會”將轉型為“文化部”,龍應台也將成為第一任“文化部部長”。龍應台畢業於台灣成功大學外語係,曾以一部《野火集》紅遍華文世界。“中時民調中心”的民調顯示,她的任命滿意度高達54%。

馬英九對龍應台的新職位也充滿信心,他認為以龍應台的高度和長期對文化的思考,完全有能力站在文化的高度去跟台當局所有部門平起平坐,甚至有機會用文化領導台灣的發展。多年前,龍應台受馬英九市長之邀,出任台北文化局長時,曾說自己是一隻“誤闖”官場的“小白兔”。她曾在2008年馬英九競選台灣地區領導人時撰寫文化政見,這次“小白兔”臨危受命接下重擔,首要任務將是修補馬當局與文化界的關係,成為“內閣”改組中最大的黑馬。

文化領域是非多,重燃野火燒向誰?對於此次任命,龍應台描述自己的心情:“已經嚴重失眠,每天心情沉重,好像戴著頭盔要去當兵了。”龍應台說:“文化是台灣最好的優勢,希望在台灣的土壤深耕,對整個華人世界都有相互激勵的作用。”龍應台日前在香港訪問時指出,文化部的創立,責任艱巨,她滿心忐忑,需要社會的支持,希望文化有機會和財經或國防一樣,成為社會、媒體、政治所關注的主流。

年僅35歲的陳以真主管青年事務,成為台灣新“內閣”另一亮點。陳以真畢業於成功大學中文係,曾任年代電視新聞主播,因代表國民黨競選“綠營”票倉嘉義縣“立委”而被稱“政治刺客”。這半年多來,台灣選舉因為這麼一位美女主播的加入,多了許多茶餘飯後的談資,大家開始隻看到她穿著粉紅色的可愛背心,後來人們記住了她在“立法院”為民請命的堅毅表情。如今獲得“青輔會主委”的公職,陳以真的清新形象不僅有助改善國民黨的老成刻板印象,她自己還可以在未來專注於青年創業、輔導青年規劃人生、照顧弱勢群體。其健康向上的個人形象,也能滿足人們對於公平正義的想象。

此次“內閣”還有一大亮點,那就是“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將轉換跑道,繼母親郭婉容後,成為台灣史上第二位的女性“財政部長”。劉憶如是美國芝加哥大學企管碩士暨經濟學博士,專長領域為總體經濟與經濟暨金融政策。她此次“入閣”沒有遇到強勁對手,但人們關心劉憶如能否超越自己的母親——曾在1988-1990年擔任“財政部長”的郭婉容。

曾經與母女兩人相識的人士曾形容:“媽媽沉穩、女兒活潑”。雖然個性不同,母女倆的經曆卻非常相似,除了都擔任“財政部長”,婚姻上也都“梅開二度”。母親郭婉容先後當過台灣 “財政部長”、“經建會主委”;劉憶如則是先“經建會主委”,後“財政部長”。母女倆都曾擔任兩個相同的領導班子高層職位,這在台灣政壇絕無僅有,成為一時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