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之中,楊淩盤坐中央,真聖等人圍坐周圍。從看到真聖第一眼,他就知道真聖的修為已在自己之上,而且隱隱還有突破的趨勢。
“一別數年,老師的修為進步神速。”真聖笑說。
楊淩注視著真聖,笑而不語。
真聖繼續道:“老師此時一定有許多疑問。”
楊淩點點頭:“那時雖有疑惑,但沒有細問。今日你可以說了,你是什麼來曆,與靈洲佛門又有何關聯?”
“老師有問,弟子一一回答。”真聖當下將來龍去脈,一一向楊淩說了,卻是關係到太古時代的源流。
太古之時,太古真人受心魔沾染,太古生靈與神界的雙重攻伐之下,加之本身內耗嚴重,終於走向衰敗。但太古真人,畢竟是天之驕子,大地之上的王者。
特別是那始祖真人,多是大毅力大智慧之士,未雨綢繆,早早就有人做下準備。這批智慧之士,在尋找一種戰勝心魔的法門,亦是尋找戰勝自我的辦法。
諸人之中,有三人成就最大,影響最廣。一為混元大帝,二為綻光大帝,三人極樂大帝,此三人都為始祖真人。
混元大帝智慧高絕,創出靈台造化之道,開辟仙道。其下弟子九千,延續至今。大帝的無數代弟子中,最出色的共有一十二人,稱為十二道祖。
因而太古時代,曾有一段時間太古劍仙橫行,成為一股不可小視的力量,甚至威脅到天庭。直到仙界開辟,諸太古仙人們飛升進入仙界,天庭才鬆了口氣。
混元大帝重視心性修養,養成強大元神,從而鎮壓心魔。
而極樂大帝則反其道而行,完全順應心魔,創下魔宗,成為魔門初祖。其後的魔門五宗,也不過是大帝的分支而已。
綻光大帝座下有七名弟子,其人被稱為佛門初祖。之後佛門二祖,依次傳遞。雖然代代傳承,但勢力遠不如仙門強大。佛門一直未能像仙道一樣,開辟一個佛界出來,隻守護靈洲一地,緩慢發展。
不過,佛門代代相傳,最後這一代,即佛門五祖,正是坐在楊淩麵前的大日教主。
楊淩之前已從天極大聖口中知道了許多太古之事,此時一聽便明白了,問:“真聖,你來到九洲,想必是為了求教綻光大帝的佛法。”
“是,綻光大帝創立佛門一派,他的佛法最為高深。不過,大帝當年為了鎮壓渾沌獸,舍棄了自我。老師得了綻光大帝衣缽,便是佛門初祖,是普天下弟子的老師。”真聖道。
楊淩心想:“我有許多疑問,今日正好借機問個清楚。”
思及此,楊淩笑道:“說起來,為師也發下三大宏願,日後若能劃定三界,當立佛界。”到了此時,楊淩已然明白,佛也好,道也好,甚至那魔門,都是太古真人尋求突破的嚐試。
隻不過,三大教派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仙、佛殊途同歸,都是克製心魔。而那魔門,則完完全全是放開了心扉,進入魔道,是一種消極的方式。
佛也好,道也好,都是無上法門,都應該得到傳承,被發揚光大。
“太古真人並未消失,先輩們隻是選擇了另一種存在方式。”楊淩心想,一些原本想不通地地方,也霍然開朗起來。
真聖神色莊嚴地對楊淩拜了一拜:“老師的大願,至尊至偉。”
劃分三界,首先要做那三界之主,楊淩的大願不可謂不大,而且是大到沒邊。天上地下,不管是天庭之帝,還是仙界之主,抑或是佛門之聖,皆不敢,亦不能。
“為師有事問你……”接下來,楊淩又問起神、仙二界關係等等。
真聖乃是佛門聖人,開辟了靈山世界,見識廣大,楊淩所問,俱都解答。
混元大帝的靈台大道,玄奧莫測,修煉之後,可得無上逍遙。混元大帝開辟靈台小世界之後,一路摸索,最終成就造化靈台,造化出一方世界,是為仙界。
那仙界,有無盡的美好,言語不能形容其好之萬一。混元大帝的靈台世界最為玄妙,為仙界打下基礎。其後,陸續有人開辟靈台,達到金品層次。
後來者,有一十二人最為出色,稱為十二道祖。一位又一位天仙的靈台連接成一片,仙界規模越來越大,實力亦越來越強。
而那仙界之中,並非隻有天仙。每一名成為天仙的修士,靈台中的無數生靈,會一同進入仙界。一人得道,億萬人得好。
仙界的出現,頓時讓神界不安起來。他們經曆過太古真人的時代,不敢掉以輕心,於是想出了掣肘的辦法。太古真人之時,神界便施展種種惡毒手段,破壞人類體質,完全封閉人類的太古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