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大學英語四六級寫作的生活化和多元化如何實現(1 / 2)

大學英語四六級寫作的生活化和多元化如何實現

考試研究

作者:馬倩羽

摘 要: 四六級考試寫作部分重在考查考生獨立運用語言的能力,考生應該注重詞彙的組織,語法結構的準確,以及闡述過程中的邏輯性。在實際的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語言知識的運用能力,通過建構多元化的英語寫作模式,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是備考四六級寫作考試的發展趨勢。在備考四六級上,考生應摒棄多年來寫作習慣的單調呆板,更注重詞彙多樣性和句型多元化,積累豐富的語言素材和短語、句型,以及有助於寫作的素材、信息、事例和數據等。

關鍵詞: 四六級寫作 生活化 多元化

英國文化協會考試業務總監在北京英語教育考試論壇上透露,根據大學生往屆四六級考試和考研英語的情況調查顯示,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中國大學生的閱讀和聽力較好,但中國考生寫作的平均成績明顯低於全球平均成績,尤其是議論文的寫作,一直被中國考生認為是寫作考試四個科目中最難、最艱巨的任務。大部分中國大學生都因為對話題的陌生,對語法的生疏,對詞彙和英語文化現象的不了解,而在這個任務上感到十分困難。寫作成績明顯偏低,是因為傳統的教育方法使得中國大學生缺少持續表達自己觀點的經驗、能力和勇氣;詞彙記憶太依賴機械背誦,不了解單詞的確切含義和使用方法,甚至對於詞性毫無概念,語法方麵更是錯誤百出,還有很多表達受漢式英語影響較大。

一、四級寫作中考生麵臨的問題

大學生寫作普遍存在的問題可歸納為兩個方麵:語言和內容。由於各類英語寫作考試題材廣泛,包羅萬象,不少大學生直言,不少話題即使用中文寫作,也不見得是件易事。部分考生英語功底紮實,但是思路狹隘,腦子裏空空如也,無話可說——語言到位,思想不到位;部分考生中文功底較好,文思敏捷,滔滔不絕,可惜英語底子薄,有感而發不出來——思想到位,語言不到位;大多數考生自認為屬於兩者的“劣質結合”——不僅存在語言障礙,通篇充斥著中式英語,語法錯誤百出,而且中文寫作業不過關,既缺乏思路,又缺少必要的寫作技巧,不懂得如何組織文章框架。

上述兩方麵問題的具體表現之一是詞彙匱乏、表達單一、詞不達意。文章是思想的載體,而詞彙是這個載體的基本組成要素,沒有單詞,就無法準確地表達思想。由於掌握的單詞有限,往往使學生感到自己“滿腹的話不知怎麼說”,為了完成一篇作文,隻能搜腸刮肚,勉強拚湊,結果使思路受到限製,寫出來的句子總是不能表達出本來意圖,文章主題反而成了載體的奴隸。為了彌補詞彙量少的不足,一些學生就把一些熟悉的單詞、簡單的句重複使用,避免犯錯誤而使文章顯得單調、呆板,甚至觀點和見解因此大打折扣。

二、在四六級考試中如何做到寫作生活化

針對以上問題,題型變化多樣的寫作考試要求學生必須懂得寫作生活化,因為隻有寫作生活化,才有可能寫出有新意的原創性的作文。所謂寫作生活化,是指要鼓勵學生善於積累和總結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以便能夠用到考試中。寫作生活化要求學生平時多瀏覽一些英語的報紙雜誌以配合和認識世界各地發生的重要事件,尤其是在西方國家發生的新事件。比如日常的新聞傳媒會告訴你很多寫作中可以被引述的細節和數字,這些都可以幫助學生迅速寫出一篇內容翔實、論據充足的好文章。英語的議論文無論是四六級考試,還是考研,出題原則都源自生活,針對生活中的典型現象或實例,進行觀點的陳述。既然如此,那麼平時對於這些事例的總結,就是能夠運用於寫作考試的強有力的論證武器。但是考生應該注意不僅僅是對一些生活化的時間加以關注,比如2014年12月份的大學英語四級考試論述電腦的影響的問題,或者禁止吸煙的問題、環境問題、社會問題,還要注意一些新生事物的發展,比如多媒體教育,遠程教育及辦公等一些現代科技的產物。

三、在日常學習中積累寫作素材的方法

書麵表達是大學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考試中對學生進行英語能力考查的一個重要方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常常抱怨學生的英語文章詞不達意、錯誤百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大部分學生積累的英語寫作素材少,受漢語思維的影響。那麼,如何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中積累寫作素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