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婦產科疾病的按摩(2)(3 / 3)

方法一

{1} 主穴:子宮、卵巢、內分泌。

{2} 配穴:腎上腺、脾、肝。

{3} 操作方法:患者對鏡而坐,用雙手拇指、食指指端相對捏揉或掐揉穴位;或用火柴棒頭分別按壓穴位。手法用力輕重兼施,以柔和為主。

方法二

{1} 揉按督任二脈。患者先俯臥位,術者立其右,以兩手掌相疊,由背部正中循督脈走行,由上而下以揉、按之法至骶尾部。如此反複,治療約3~5分鍾。患者再取仰臥位,雙腿屈曲,術者再於胸腹正中沿任脈走行,由上而下施以揉、按之法至恥骨聯合上,反複施治約3~5分鍾。

{2} 摩腹。患者仰臥位,雙腿屈曲,術者以氣海為中心,做單掌環形摩法5~10分鍾,並結合點按關元、氣海、雙側子宮穴。橫擦下腹,患者仍取上位,術者立其右,由腹中向外,兩手同時施以擦法,反複數次,以透熱為度。

{3} 一指禪推法施於背部脊柱兩旁。患者俯臥位,術者以一指禪推法施於患者背部脊柱兩側,

並重點在肝俞、腎俞、脾俞、胃俞、命門部施術,如此反複3次。

{4} 提拿推擦雙下肢。患者仍取俯臥位,兩腿伸直。術者立其右,以捏拿法施於一側下肢,反複3次,再施於另一側下肢。其後再以右手按壓患者臀部,左手對其雙下肢向下施推擦,亦反複3次。

{5} 直擦腰骶部。患者俯臥位,術者立其右,直擦腰骶部,以透熱為度。

辨證論治

①腎虛加點按太溪、湧泉穴,每穴2分鍾。

②肝鬱者加用摩肋下3~5分鍾,點按太衝、三陰交、期門、章門、膈俞,每穴2分鍾。

③痰濕者加用摩上腹。自上而下,反複10~15次,點按足三裏、合穀、三陰交、血海穴,每穴2分鍾。

④血瘀者加用點按石門、大赫、氣海、血海、膈俞,每穴2分鍾。

注意事項

①不孕症的按摩治療應從經後2~3天開始進行,每日一次,連續10日為一療程。經前、經期避免使用,月經推後時尤應禁施按摩,並及時檢查是否妊娠。

②按摩治療同時應配合藥物口服治療,並針對病因、病證采取不同治療手段。

③治療的同時,患者應了解一些排卵期的知識,並適時同房,以增加受孕機會。平時則應注意對房事有所節製。

④行經期間不要按摩,一旦發現懷孕,最好停止按摩,若做按摩則手法要輕柔,但肩井、合穀、血海、三陰交、昆侖穴不能拿按,因為這幾個穴會造成流產。

⑤治療同時應注意調整情誌,保持心情舒暢,避免不良精神刺激。

產後腹痛  產婦分娩後,出現以小腹部疼痛為主要表現者,稱為產後腹痛。多因氣血運行不暢,血滯不通而痛。常見血虛、血扉兩種類型,其具體表現如下:

血虛:分常娩時失血過多,衝任空虛,胞脈失養。或因血少氣弱,運行無力,以致血流不暢,遲滯而痛。常表現為產後小腹隱痛而軟,喜按,惡露量大色淡,頭痛,耳鳴,色質淡紅,脈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