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言情小說,盡在言情後花園。請記住本站:言情後花園www.yqhhy.cc
譚敏在譚府的地位很尷尬,她是譚相爺的女兒,論理應該是千金萬貴的大,她排行第三,丫頭小子們都叫她三;但是她是譚相爺的第五個妾生的,是庶出,自從禮教建立以來,庶出對每一個人似乎都是一種恥辱與先天性的不足。譚敏就在主子與丫頭之間遊移,在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之間,她是一個黃毛丫頭,爹爹不疼愛她,娘又是妾,並且患上了癲病,平時瘋瘋傻傻的,這就更加讓人嘲笑。同樣是庶出,二姐譚孜的待遇就好的多,她的娘是三姨娘,三姨娘貌美善談,八麵玲瓏,頗得譚相爺的寵愛,在下人中的口碑也好。譚敏很不幸,爹爹不喜歡她,覺得一個瘋子生出來的女兒也好不到哪去;兄弟姐妹也看不起她,譚敏生來柔弱,手無縛雞之力,容貌似乎並不遜色於他們,但是平日總是穿姐姐們剩下的衣服,沒有光鮮美麗的飾物,容貌就黯淡了好多。
譚府的權勢是不容人小覷的,譚相爺是堂堂左相,而譚家大是皇上最寵愛的妃子之一,譚家的幾個公子也都身負要職,在京城,說起潭府,大家都是敬畏三分的。
但是這些在譚敏那裏都打了折扣,譚敏似乎並不關心這些,伺候她的隻有一個小丫頭盈盈,她們整日不是在閨房,就是在書房,譚府的書房有很多間,裏麵磊磊的都是書,但是譚家的幾個公子都不喜歡這裏,他們喜歡的是宴遊,還有,在他們看來,在這裏純粹是浪費光陰。譚敏就在這個鮮有人光顧的地方打發時光,躲避別人的冷嘲熱諷,與姐妹間的相互攀比。
然而,在晨省的時候,譚相爺宣布了一個對譚家們不利的消息:皇帝決定,要從譚家的們選出一名,封為郡主,代替公主遠嫁蒙古。這實際上是和親。因為這幾年一直和蒙古打仗,戰事屢敗,那些大臣們便打起了女人們的主意,用女人柔弱的軀體換來一時的太平。皇帝自然不忍心讓自己的女兒在風大沙多的地方受苦,便將這個難題推給了大臣們。譚相爺身居要職,自然要為皇帝分憂,更兼譚府的素有豔名,就不加義不容辭了。
譚敏從來不是大家注目的焦點,除了今天。
二譚孜似乎早有準備,她才不要到那種荒蠻之地去,而到年齡的隻有她和譚敏兩個人而已,所以她剛聽到這件事情的風聲,就跑到爹爹那裏哭成淚人一般,說什麼不肯離開爹爹,願意在父母膝下承歡盡孝,哭得譚相爺心花怒放,覺得自己治家有方,子女孝順,便一口承諾不會讓譚孜離開自己。所以,在譚相爺宣布這個消息的時候,譚孜悠閑地撮尖嘴吹茶水上麵的細沫,暗暗地將目光投向了低著頭的譚敏。眾人的目光也隨之鎖在了譚敏身上。
譚敏不明所以地抬起頭來,滿麵通紅,很不適應這種眾目睽睽。
譚相爺清了清嗓子,雖然譚敏不是自己喜愛的孩子,但多年令她如野草般生長,如今又要將她推到一個荒蠻之地,聽說蒙古王還是一個十分暴虐的人,也有幾分歉然。他說:“譚敏啊,你一向是我最喜愛的孩子(說這句話的時候譚相爺久經磨練的臉皮紅了一下),如今你也長大成人了,爹爹想把你嫁到蒙古當王妃(當王妃還是變相奴隸?),你看,你大姐姐就是王妃,你如果也是王妃,這不是我們譚府的盛事嗎?”
譚敏一向沒有聽到過爹爹這麼慈祥地對自己說話,感動地一塌糊塗,腦子裏還沒有蒙古的影像,已經點頭連連了。
譚相爺大舒了一口氣,這個難題終於解決了。瘋子生的孩子都這樣傻嗎?
譚府裏忙活了起來,為譚敏的大婚。
京城鴻方客棧,一個身材高大的壯漢走了進來,他麵色黧黑,稍顯粗糙,但目似閃電,高鼻闊口,隱隱之間有一股霸氣。他大踏步向客棧內走去,眼睛裏似乎沒有看見眼前的一切人。站在櫃台邊的小二不由自主地對他點頭哈腰,但見那人大步走了進去,瞧也沒瞧他一眼,不由得往自己臉上打了一個響亮的巴掌:“誰讓你犯賤!”
客棧房內。
剛才那個壯漢就在其中,坐在他下首的一個人憂心忡忡地說:“陛下,您剛到中原的京城,就這麼到處賺我怕咱們到京城的消息一旦走露,對您大大地不利啊。”
那個壯漢就是當今蒙古王吉利,他應聲道:“這次我的出行,除了你我,還有皇弟,沒有人知道,傳到中原來的可能性更小,隻要咱們小心行事,不會出問題的。你退下吧。”
等那人退下,吉利開始沉思起來。
街上人議論紛紛的,似乎都在談論那個要嫁到蒙古的女子,虧得父皇在時給朕請了中原人做老師教漢語,否則真聽不懂街上的人在議論什麼。聽他們的口氣,嫁到蒙古似乎是一件很悲慘的事情,嫁到蒙古去的女人也是無可奈何之舉,真正豈有此理!我蒙古草原肥美,健兒更是能征善戰,你們中原還不是被我們打得落花流水?
但是,中原人煙之阜盛,街市之繁華,確實是蒙古比不上的,更兼這裏氣候適宜,確實是塊寶地,怪不得父皇在時對中原是念念不忘。但是經過這一行,中原並沒有顯示衰敗之相,現在繼續強攻似乎不妥。看來當初接受中原的議和是正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