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不說這些縣令怎麼樣,隻是說習棑天看到眾人虛弱的倒下了,也裝作虛弱的倒下,體內的浩然正氣用完,以防被其它的縣令有所發現,不然的到時候他就要麵對所有縣令的怒火了。
可是他沒有看到杜柳用一種鄙視的眼神看向他,剛才杜柳一直在習棑天的身邊,自然查覺到了習棑天所做的小動作,心中對習棑天這個人有了想要遠離的心思,因為剛才如果大家都堅持不住的話,可能的話所有人都會死去,可是習棑天麵對這種大事大非的時候,竟然也耍小聰明,這讓杜柳心中難以忍受。
所以經過這件事之後杜柳漸漸的習棑天遠離了,即使以後習棑天出事了以後,也沒有波及到他。
章雲風剛把《七殺詩》寫完,就看到天空中的七殺碑微微的一震,仿佛向著章雲風打了一聲招呼,隨即向著天穹之上直衝而去,最後消失不見。
章雲風明白了那七殺碑微微的一震是什麼意思,是對自己表示尊重,每當他念出一首詩靈時,他們就會以各種方法表示對自己的尊重。
這首《七殺詩》其實在章雲風腦海中有三個版本,最終確定這個版本也是因為這首《七殺詩》帶有軍人、軍隊的性質,在越國什麼最強大,自然就是越國的大軍了,他們能比之那些強大的宗門,甚至比強大的宗門還要更強。
其實另有一個版本還是是錯的,另一個版本的殺氣更是強大,比之之前的這首詩還要強,隻是軍隊的影子很少,所以章雲風並沒有用出來。這首詩是:
天生萬物以養民,民無一善可報天。
殺殺殺殺殺殺殺!不忠之人曰可殺!
不孝之人曰可殺!不仁之人曰可殺!
不義之人曰可殺!不禮不智不信人,
大西王曰殺殺殺!我生不為逐鹿來,
都門懶築黃金台,狀元百官都如狗,
總是刀下觳觫材。傳令麾下四王子,
破城不須封刀匕。山頭代天樹此碑,
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之所以不用這首詩也是因為章雲風很了解這首詩的背景,這首詩張獻忠“屠蜀”的詩中沒有7個殺子,是後來的滿清禦用文人,醜化他的。
張獻忠死後十三年,清軍才攻陷重慶。也就是說在這十三年中,張獻忠餘部以及四川人民和清軍展開了殊死搏鬥。由此可見張獻忠屠四川說法的荒謬。
四川平定後,滿清統治者為了把“幾乎殺盡四川人”的責任推給張獻忠,就利用民間流傳下來的“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的口碑,在後麵加上七個“殺”字,而且聲稱這塊“七殺碑”就在官署中,以證明其說詞可信。
而國內現存兩塊張獻忠“聖諭碑”,少城公園陳列的碑上,沒有一個“殺”字,當時的照片仍在。另一塊“聖諭碑”,是1934年由一位英國傳教士在四川廣漢發現的,後來這塊碑被運到廣漢公園中展示。而它的碑文正是史料中記載的張獻忠“六言聖諭”:“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鬼神明明,自思自量”。)
PS:不好意思了大家,這章就先這樣了,今天事情太多,所以匆忙碼了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