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英語口語創新教法研究
教法研究
作者:李淑芳
小學英語要求學生在用正確的語音、語調朗讀單詞、句子和課文的基礎上,用所學語言知識進行日常會話。小學生最初接觸英語,一般情況下會產生兩種不同的反應:一是用極大的興趣和求知欲而樂於開口;一是因羞怯和害怕錯誤而不敢開口。如何保護並發展學生積極方麵的心理因素,抑製和消除消極方麵的心理因素呢?
一、掌握正確的語音、語調和規範的語速、節奏
正確的語音、語調和規範的語速、節奏是說好英語的前提條件,這也是小學低年級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學字母和音標時,應提出明確而具體的要求:發長元音要掌握好發音的時間,短元音要發得短促,嘴形該扁就扁,該圓就圓,舌頭要放到位。幫助學生把較難發音的字母和音標發準,以規範的語音語調和語速節奏訓練學生的句子朗讀,不要故意放慢或加快速度,以外國人日常會話的正常語速為標準。在學生掌握正確的語言語調和規範的語速節奏後,可以適當訓練變讀、重音、輕音等朗讀技巧。示範時要盡量用接近外國式發音或直接用外國式發音磁帶,讓學生接受正確的“信息輸入”,避免不正確的中國式英語發音妨礙學生以後的學習。
二、重視交際能力的培養
小學階段說話訓練的目的在於讓學生從小培養敢於大膽開口說話、言語順利等良好習慣,教師應有計劃、有目的地采取有效手段對小學生進行經常性、係統性、持久性的聽說訓練。可在課前或教學中給學生提供一些與所學對話類似的語言環境,使學生有充分的練習機會。
1.自由交談(Free Talk)。課前幾分鍾可給出具體的對話項目,讓學生自由交談。初學者可側重練習日常交際用語,發出簡短的指令;中年級可就日期、星期、天氣等問題展開交談,What day is it toda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高年級可談論誌願、電視節目、天氣預報、運動等話題,如What will you be when you grow up?What’s on TV tonight?What’s your favorite sport?這些會話內容與學生生活學習有密切的聯係,學生都會積極參與,有助於從上課一開始就形成一種英語氛圍,是行之有效的課前熱身。
2.小組討論(Group Discussion)對話除了同桌之間一對一的形式,利用小組參與討論的形式也有很大的優勢,不僅擴大信息的輸入源和輸入量,也可使輸入內容複雜化,產生較大的信息溝,使會話過程不斷得到擴展和充實。例如在“In the shopping Mall”一課將教室布置成一個shopping Mall,設立不同的小場景,如“Cafe,Flower shop,Book shop,Poy shop,Cake shop”,把全班學生以自由組織的原則分成N個小組,在不同的小場景開展詢問位置和購物等綜合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