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用法:按常法煮粥,極爛。日常食用。
功效與主治:養胃健脾。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胃炎有輔助治療功效。
飲洋白菜汁治胃潰瘍疼痛
用料:洋白菜(甘藍、圓白菜、包心菜)。
製用法:將洋白菜洗淨,搗爛取汁。每次飲半茶杯。
功效與主治:清熱散結。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疼痛,也是胃癌的預防藥。
鮮薑豬肚治胃病
用料:豬肚1個,鮮生薑25克。
製用法:將豬肚洗淨,納入切成片的生薑,紮好,放入沙鍋內用文火煨熟,去薑不用,豬肚切絲,蘸醬油佐餐,湯亦同飲。3日1劑,連服10劑。
功效與主治:溫中散寒,補脾和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型胃、十二指腸潰瘍。
羊肉粳米粥溫脾養胃
用料:羊肉250克,粳米100克。
製用法:將羊肉洗淨切塊,與洗淨的粳米同煮為粥食用。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與主治:補中益氣,溫脾養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胃、十二指腸潰瘍。
黃魚糯米湯治消化性潰瘍
用料:黃魚肉150克,糯米120克,調料適量。
製用法:將魚肉、糯米洗淨,入鍋加水煮粥,熟後加入調料即成。每日1劑,2次分服。
功效與主治:益氣補虛,健脾開胃。用於治療脾胃虛寒所致的胃、十二指腸潰瘍。
荷葉末治潰瘍出血
用料:荷葉適量。
製用法:將荷葉洗淨陰幹,燒存性,研為細末,每服15克,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功效與主治:養陰清熱,散瘀止血。用於治療胃陰不足所致的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症。
茉莉粥治胃潰瘍
用料:茉莉花3~5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
製用法:將茉莉花入鍋煮沸,去渣,再入粳米煮粥,食前調入白糖即成。每日1劑。
功效與主治:疏肝和胃,行氣化痰。用於治療肝胃不和所致的胃、十二指腸潰瘍,症見胃脘脹痛,兩肋脹悶,因噯氣或矢氣則舒,善怒而太息,胸悶食少,泛吐酸水,口苦眩暈等。
薏米扁豆山藥粥治胃病
用料:薏米30克,白扁豆30克,山藥30克,佛手10克,粳米100克。
製用法:將上5味共入鍋內,加水煮粥食用。每日1劑,2次分服,連服7~10日。
功效與主治:健脾利濕,益氣和胃。用於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
飯前飲蜂蜜治消化性潰瘍
用料:蜂蜜適量。
製用法:每次飯前1個半小時或飯後3小時服用,堅持一療程(2個月),治愈率可達80%左右。
功效與主治:潤腸通便。對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有較為明顯的療效。它不僅能健胃、潤腸、通便,還能抑製胃酸分泌,減少胃粘膜的刺激而緩解疼痛。
注:忌食辛辣食物及飲酒等有刺激性的飲品。
牛奶蜂蜜治消化性潰瘍
用料:牛奶250克,蜂蜜50克,白芨粉10克。
製用法:將牛奶煮沸,調入蜂蜜及白芨粉。每日1次,經常服用即可收效。
功效與主治:溫中補虛。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小白菜汁加白糖治胃潰瘍
用料:小白菜2棵,白糖少許。
製用法:將小白菜全棵洗淨,絞汁加白糖。每日飲1小杯。
功效與主治:清熱,解毒。對胃潰瘍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土豆澱粉治消化性潰瘍
用料:土豆2公斤。
製用法:將土豆全部洗淨,除去芽眼,切碎搗爛為泥,裝入布袋後,放入1000毫升清水內反複揉搓,便生出一種白色的粉質。把這含有澱粉的漿水倒入鐵鍋裏,先用武火熬,至水將幹時,改用文火慢慢烘焦,使漿汁最終變成黑色的膜狀物,取出研末,用容器貯存好。每日服3次,每次1克,飯前服。
功效與主治:補氣健脾,消腫。祖國醫學認為,土豆味甘性平,具有補氣健脾、消腫等功用。焦糊的土豆澱粉,對潰瘍病灶除有庇護作用外,還具有促進愈合的作用。治胃及十二指腸潰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