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按摩護胃小竅門(1)(2 / 3)

點按手部掌側胃腸痛點,大陵穴;手背側全息穴胃點;亦可點掐手掌側脾點;推按手掌中心線;按胃區、脾區及消化係;雙手摩擦掌心直至發熱為止。

足浴

原料:苦參60克,玄參60克,膽草30克,大黃15克

用法:上述藥材取水1000毫升煎熬至500毫升,將渣液分離,渣入包置液中,加熱水即可泡腳。

主治:慢性胃炎。

足部按摩治療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主要症狀為腹瀉、腸鳴、腹痛,大便如蛋花水樣,混有少量黏液,腹脹乏力。望診:患者腳掌瘦長,多見骨骼少見肌肉,趾甲蒼白、薄脆易斷;胃、十二指腸、脾反射區稍腫脹,皮膚出現弧狀紋路。觸診:足底肌肉缺乏彈性,溫度偏低;觸摸胃、十二指腸、小腸反射區有氣泡感,按壓疼痛明顯;觸摸脾反射區有結節狀物,按壓疼痛。根據上述征象結合臨床症狀,便可作出正確診斷。

按摩下列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腎上腺,腹腔神經叢,甲狀旁腺,胃,胰,十二指腸,小腸,肝,膽囊,上、下身淋巴腺。

操作方法:

以輕、中度手法按摩腎、腎上腺、輸尿管、膀胱反射區,每區按摩18~36次。

以中、重度手法按摩胃、胰、十二指腸、小腸、肝、膽囊、脾、腹腔神經叢反射區,每區按摩18~36次。

以輕、中度手法按摩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甲狀旁腺反射區,每區按摩18~36次。

每天按摩1~2次,每次30~45分鍾(小兒10~15分鍾),10天為1個療程。

注意事項:

用手掌心摩揉肚臍,順、逆時針方向各18~36次,每天2次。

對於出現脫水、酸中毒者,采用中西醫治療。

嬰兒輕症者應減少喂奶量,代以米湯、鹽水等流質;重症患兒禁食8~24小時。

足部按摩緩解胃痛

引起胃痛的原因主要表現為反酸,噯氣,有的患者進食後30~60分鍾出現上腹部疼痛;也有的空腹時疼痛。如果患者足底皮膚偏暗紫色可能會出現胃痛的現象;如果患者胃反射區腫脹明顯,皮膚出現“十”字形紋路,就可能會胃痛;如果用手觸摸足部胃反射區有顆粒狀或結節狀物,按壓痛覺敏感,近期可能會胃痛。根據上述征象,結合臨床症狀,便可作出正確診斷。

按摩下列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胃 ,十二指腸,升、橫、降結腸,小腸,腹腔神經叢,胰,上、下身淋巴腺,胸部淋巴腺。

操作方法:

以輕度手法按摩腎、輸尿管、膀胱、腹腔神經叢反射區各3分鍾。以中度手法按摩胃、十二指腸、胰、小腸、胸部淋巴腺、上下身淋巴腺反射區各3~5分鍾。每天按摩1次,每次45分鍾,10天為1個療程。

足部按摩胃酸的防治

胃酸過多症狀表現為酸性噯氣、吞酸,還會伴有痙攣性便秘,多由慢性胃炎引起。通過查看腳部,如果發現第二、第三腳趾隆起;腳部胃反射區出現“十”字形紋路;胃反射區稍腫脹,就有可能是長期胃酸過多者,還會腳趾根偏細,趾甲偏薄、偏脆且易斷裂;趾甲上有縱紋形成,也屬於慢性胃炎,容易胃酸。用手觸摸患者的腳部胃反射區,如果能夠觸摸到顆粒狀或結節狀物,按壓有明顯痛感,則患者常會胃酸。根據這些征象,結合臨床症狀,便可作出正確診斷。患者可以在家按摩腳部的下列反射區:腎,輸尿管,膀胱,胃,十二指腸,小腸,腹腔神經叢,膈(橫膈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