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因青春更美麗
卷首語
作者:白庚勝(納西族)
文學是人學,文學更是美學。人學不惟文學,但文學最關人性,她描寫人生、抒發人情、闡釋人本、揭示人的命運;美學不宥文學,然而文學乃是美學之本源、之母體,因為“言之不足”,人們才“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亦即表演、造型藝術不過是語言藝術的補充、延伸、外化。而人之靈秀,莫過於青春;美之所駐,無出其文學。
文學之於青春,一如陽光、空氣、雨露、沃壤,她將民族的、故土的、人類的、世界的精神傳統、生存技巧、生活智慧、道德情操、審美方式一並融鑄其身,從而使民族有基因、有傳承、有演進,使故土有根本、有溫馨、有春耕夏鋤與秋收冬藏;令人類有慰藉、有鼓舞、有未來,令世界有夢想、有安寧、有心心相印和息息相通。
青春之於文學,則傾注激情、播種幻想、賦予活力、點化靈性。她不甘心誌墜青雲,她不拜伏名利權勢,她不滿足於現實所有,她要去挑戰天條鐵律。她耕耘於精神家園,隻為大地的蔥綠碧茵;她燃燒如蠟炬成灰,但求送人間一片光明。由於她的愛意融融,冰天雪地崩塌;由於她的智慧燭照,文學之樹常青;由於她的推動,生命的洪流奔湧不息;由於她的鼓蕩,生活的風帆遠濟滄海。
當此中國文學大好春光,坐享各民族豐厚的文化遺產、擁抱改革開放的生動實踐、肩負四位一體文明建設的神聖使命、沐浴黨和國家重視精神重鑄的化雨春風、感應著振興中華民族的時代召喚、寄托著各族人民的熱忱期待,少數民族文學當自強,少數民族青年作家當自勵,為各民族文學畫卷的更加美麗而書寫,為中國文學長廊的更加絢爛而描繪,為世界文學殿堂的更加輝煌而奉獻。
為了她,中國少數民族青年作家需要更快地成長、更大地承擔、更高地提升、更好地發展;需要更深入地體驗、更曠遠地思想、更優美地表達、更神聖地堅守;需要在繼承中變堅強、在吸納中變充實、在創新中變成熟、在奉獻中變精彩。
朋友,讓我們的青春用美麗的心靈、美麗的情感、美麗的人格、美麗的文字使文學更加美麗,同時使生活、時代、祖國和民族、人民、人類更加生機勃勃、和美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