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糖尿病患者在藥物治療時忽略了飲食的控製,有的甚至不再控製飲食,還有的患者竟然通過增加藥物的劑量來消化多吃的食物,這些做法都是錯誤的,而且很荒謬。這樣不僅不能很好地控製血糖,反而會增加病情的複雜性,給治療帶來新的問題。
不要根據自覺症狀服藥
一些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常常根據自我感覺的症狀隨意調解藥物劑量、擅自停藥、頻繁換藥,這都是錯誤的做法,這樣不僅不能促進藥物治療,還會使病情更加複雜,給之後的治療帶來更多難題。
隨意調節用藥劑量
糖尿病患者出現“三多一少”的症狀時,血糖已經非常高了,而在此之前血糖升高的過程中,患者幾乎沒有什麼症狀,所以,患者不能根據自覺症狀隨意調節用藥劑量。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覺沒什麼不適的症狀就隨意調解服藥的劑量,結果導致血糖控製不好,出現不適症狀。
擅自停藥
許多Ⅱ型糖尿病患者在服藥過程中沒有不適症狀,就認為用藥和不用藥沒有多大區別,經常擅自停藥。事實上,絕大多數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診斷之初是應該給予藥物治療的,隻有極少數的患者可以通過飲食控製和運動療法控製血糖。因此,即使沒有不適症狀,患者也不要擅自停藥,否則還會出現高血糖,使病情惡化。
頻繁換藥
一些糖尿病患者服用一種降糖藥一段時間後,感覺沒有療效,就換用其他的藥物。
事實上,每一種降糖藥都有使用的最大劑量,而且有些降糖藥的藥效會隨著時間的延長逐漸顯現。所以,患者不宜隨意換藥,可以在服藥過程中根據血糖水平調節用藥劑量,當最大劑量也不能起作用時,就可以考慮換藥。需要強調的是,患者應根據多次檢測的血糖值來判斷藥物是否發揮了作用。
及早發現“降糖藥物繼發性失效”
生活中,有許多糖尿病患者不定期複診,不定期到醫院做血糖、血壓、血脂等相關指標的檢測。這樣的做法無疑使糖尿病的控製治療顯得更盲目。
定期到醫院化驗血糖,可以了解血糖的控製情況和藥物治療的效果,為調整治療方案、調解藥物劑量等提供重要的依據。
對於糖尿病的藥物治療,醫學上有一種說法叫“降糖藥物繼發性失效”,就是說,患者服用的藥物隨著時間的延長其降糖作用會降低,例如磺脲類降糖藥消渴丸、優降糖、達美康等。為此,糖尿病患者更應該定期到醫院複診,化驗血糖,了解藥物的治療效果並及時發現藥物繼發性失效,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很多患者吃了藥,從心理上有了安全感,就不定期複診,結果出現了藥物繼發性失效的現象也不知道,從而引發並發症。
所以,糖尿病患者應定期到醫院複診,平時注意觀察自己的血糖和尿糖變化,總結服藥規律,及時了解病情和治療效果,預防並發症。
中藥不能根治糖尿病
到目前為止,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不能根治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種需要終身控製治療的疾病,不能根治。有一些糖尿病患者總是不能認清這個事實,在血糖得到比較好的控製時,就去尋找一些“靈丹妙藥”,企圖根治糖尿病,結果都是無功而返,還影響了病情。
中藥和西藥都不能根治糖尿病,中藥在糖尿病並發症的防治方麵有一定的療效,西藥在控製血糖方麵的作用比較明顯。糖尿病患者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中西醫結合的方式治療糖尿病,但最好是從飲食、運動、用藥、知識教育和自我監測等幾方麵出發,才能將血糖控製在理想的範圍。
用中藥也講究適量
一些中藥有明顯的控製糖尿病慢性並發症和輔助降糖作用,如人參、地黃、知母、黃連、桑白皮等。糖尿病患者用中藥治療糖尿病也講究劑量,不宜過多。以人參為例,小劑量的人參對降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與糖化血色素有明顯的作用,但是如果劑量過大就會引發高血壓、水腫或失眠等症狀。因此,用中藥治療糖尿病也講究劑量,患者不可隨意調節藥物劑量。
另外,有些糖尿病患者不僅口服降糖藥、注射胰島素,還服用一些中草藥或一些偏方來治療糖尿病。其實,這樣的做法很可能會使糖尿病患者陷入低血糖的危險,後果可能會很嚴重。而且,不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影響病情,很可能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健康不利。
總的來說,糖尿病患者還是要科學用藥,事先了解藥物的相關信息,最好按醫囑服藥,不可盲目亂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