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說到李家,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軍政”時期,李建輝直屬北洋軍閥之下的皖係軍閥,可以說是一個戰功顯赫的人,他的輝煌並沒有因為直皖戰爭的失敗,段祺瑞的垮台而終止。相反的,直皖戰爭以後他帶領著全家去了福建,在那裏他遇到了同樣有名的趙家。
李家尚武,因為一直是將軍出身,所以李家對於子女的培養也是有極其嚴格的要求,李家的孩子從小就被按照軍人的標準來培養,那麼在福建李家是如何興起的呢?原來李家有一個曾經同屬皖係軍閥的好友在那裏,抽身比較早,在福建做一些生意,李建輝恰好也略懂經商之道,“軍政”時期他積累了不少的錢財,一部分被拿出來給好友作為經商的費用,算是投資,經營了一家賭場,結果一時間竟然賺了許多錢,成了福建首屈一指的“大戶”。
再說趙家,趙家是福建本地人,自古從商,同時也研究些學問,算是書香門第,趙哲瀚更是人盡皆知的大儒。李家剛搬到福建的時候,許多事情都是趙哲瀚幫忙打點的,因為畢竟是鄰居,而且,雖說趙家做的算是古董生意,可也不能說和李家完全沒有交集。
李建輝搬到福建是1920年,當時40歲了,膝下一子,李博文,博文取了文韜武略博大精深之意,初到福建,李博文已經20歲,多年跟隨父親也熟識了帶兵打仗的方法,又和父親在商場上學了很多,雖然他不是軍人,可是20歲的時候也已經開始從政,在福建也小有名氣。
1928年隨著北伐成功,“軍政”在全國統一後結束,變成了“訓政”,當時李博文28歲,娶了一個叫周雪的女子並有了一個8歲的兒子——李軒。
正如他的名字一樣,軒,氣度不凡,與此同時,趙家也有一個女孩子,剛剛出生,叫趙曼。趙哲瀚的兒子趙弘文,在經營古董生意之時也寫一些東西,算是兼職作家,年紀相仿而又誌同道合的趙弘文與李博文也因此結為摯友,而故事也就從趙曼的出生開始。
第一章
1928年是特殊的一年,***召開了二屆五中全會,宣告了“軍政時期”的結束,“訓政時期”的開始,成立了民國政府,不再設立總統,由主席實行國家元首和武裝力量總司令的權利,下轄五院,而趙曼也就出生在這特殊的一年。
晚宴上李博文攜妻子出席,在媒體報紙上掀起熱議,周雪拉著李軒的手去看望鄭玉和剛生下不久的女孩,趙曼。李軒看到趙曼的時候皺了皺眉,心想,這新出生的丫頭怎麼這麼難看!周雪笑著道“喏,這是趙曼,你要把她當妹妹來疼愛哦,以後要護著她。”李軒看著熟睡的嬰兒聳了聳肩。誰要管這個和我沒有半點關係的丫頭!
李軒繼承了李家的傳統,年少立誌成為一名軍官,畢竟是亂世,軍官的話未來會有很多的可能和出路。趙曼延續了趙家的學者之風,雖然兩家的教育方式和方向不一樣,可都接受的是最好的教育。李家少爺與趙家小姐的聰慧是人盡皆知的,傳言趙曼六歲就讀了許多古書,寫得一手好字,甚至可以用毛筆在格子裏寫小楷,七歲會做女紅,九歲彈得一手好琴,出口成章。李軒更是年紀輕輕就懂得了經商從政之道,甚至可以和父親一起出入生意場和爺爺討論帶兵打仗的策略。雖然趙曼的大多數隻是都是她父親和專門老師教的,可是畢竟是沿海地區,所接受的教育與生活方式也與內陸不同,接受西式的東西更多一些。趙弘文也不想把女兒培養成古代的閨秀式大門不出二門不進的小姐,所以在家裏接受教育的同時也是要與其他孩子一起去學校讀書的。那時趙曼最期待的就是放學了,因為一個叫李軒的男孩會來接她。她很喜歡這個帥氣的男孩子,喜歡拉著他的袖子,喜歡冷的時候他脫下的外衣那暖暖的體溫和再熟悉不過的味道,喜歡他溫柔的為她擦去淚水然後凶狠地趕走那些敢欺負她讓她不開心的人。她會叫他軒哥哥,因為是他要求她這麼叫的,他說,以後的以後都由他來保護她。那時候她喜歡和他在一起,隻是單純的因為,在一起很開心,也很溫暖。
“啪!”清脆的墨水落地的聲音,一個男孩子掐著腰站在趙曼的麵前。
“怎麼?真以為自己了不起是吧,你不過就是擺著小姐的臭架子,誰知道你們家每天都做什麼生意?你以為每次聽寫全會懂得的比別人多就是才女了?得了吧!看你的衣服像什麼樣子,穿成這樣是想眼氣誰麼?”那個男孩子吐了一口唾沫,剛好吐在了她的裙子上“我和你說,我們不稀罕你的生活,也不羨慕!但是我就是受不了你什麼都比我們優秀的樣子!天天被老師寵著?”趙曼捏著拳頭,緊咬著嘴唇,不是第一次了,被他們欺負,所有人都在看熱鬧不會有人來幫她的,連老師偶爾也會看熱鬧,因為趙家的家境實在是好的讓人嫉妒。而且一個從商之人,得罪與否並不怎麼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