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電氣設備的常見維修方法與運用(1 / 2)

交流園地

作者:彭毅

摘要:文章針對電氣設備的常見故障,結合實際處理電氣故障的經驗,總結了一些常見的處理電氣故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以期為快速準確的處理設備電氣故障發揮重要作用。

關鍵詞:電氣設備;直觀方法;測量電阻法;測量電壓法

中圖分類號:TM5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1)31-0157-02

目前,部分設備維修人員對處理設備故障,特別是處理設備電氣故障感到無從下手,心裏茫然。但是對於一個企業設備的完好率、利用率、停機率是至關重要的,直接影響一個企業的經濟效益。為此,本文根據實際處理設備電氣故障的一些經驗總結出了常見的處理電氣故障的基本原則和方法。與大家共勉。

一、電氣設備維修的基本原則

(一)充分了解故障現象之後再動手

當電氣設備發生故障時,首先應詢問設備的使用者發生故障的經過及現象,對於故障設備進行充分了解。如果對於某些設備不是很熟悉,首先應熟悉該設備的電路原理,查看電路圖。在準備工作做完之後,確保對電氣元件的位置、功能、連接方式等都有準確把握以後方可進行拆卸。如沒有組裝圖,應邊拆卸邊做標記、畫圖,便於故障排除後順利恢複。

(二)維修前必須進行清洗工作

許多設備的工作條件比較差,設備有很多汙垢和油膩,在維修之前應先用專用清洗液對設備的外殼、按鈕、觸點、接線柱等各個部位進行仔細的清洗工作。這樣不但更加便於隨後的維修工作,而且在很多情況下,許多電氣故障都是由於髒、表麵灰多造成接觸不良而發生故障的,清潔後往往能排除故障。

(三)維修工作由外而內進行

維修時應先了解其使用年限,先檢查設備的外殼有無明顯裂痕和缺損,排除周邊的原因,如果設備外部沒有問題確定是設備內部的問題以後,再打開設備檢查內部。如果在沒有確定是內部還是外部原因時就進行盲目拆卸可能造成設備故障擴大。

(四)先機械後電氣

現在的設備都是機電一體化,機械電氣密切相關。從經驗來看,設備故障往往是機電相聯係的,首先應確定機械零件有無故障,再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以避免做無用功。對電路故障進行檢查時,可首先利用檢測儀器查找故障部位,確認是否是由於接觸不良所造成的故障。如果排除了這一可能性,再有針對性地檢查電氣動作與機械運動的關係,才能準確判明故障部位。

(五)先靜態後動態

在設備未通電的情況下,首先進行靜態檢查。靜態檢查的範圍主要有電氣設備的繼電氣、按鈕、接觸器、接線柱、熱繼電氣、保險等,從而判斷故障的所在。在通電實驗,聽聲音、測參數、判故障。如電機缺相,可從轉動的聲音判斷是否缺相。如接觸器、繼電氣線圈壞,接觸器、繼電氣往往會“劈劈啪啪”來回的吸合,因此能從聲音初步判斷出故障所在。通過檢測電流、電壓、阻值等進行比較也能判斷出故障所在。

(六)先檢查電源後檢查設備

電源故障屬於整體性故障。電源故障是電氣係統中的整體性故障電源是電路和設備工作之源,在電氣故障中占有很高比例。源頭出了故障,整個電路和設備都將不能正常工作。因此,當設備出現問題時,首先應該查找電源故障。電源故障可能因斷線、虛接、保險燒損、電源板故障等引起。在排除電源故障的前提下,再查找其他方麵的故障。

(七)先普遍後特殊

檢查電氣故障應先從常見、簡單、普遍開始,遵循從易到難的原則。如接線是否鬆動、虛接、脫焊、變色。後特殊,再進行深入的檢查,以找出原因。

二、維修方法及具體操作

(一)直觀法

所謂直觀法就是用眼看、耳聽、鼻聞、手摸等方法直接根據電氣故障的外部現象,檢查和判斷故障所在位置。以下為具體操作:

1.詢問:在檢查之前,首先需向操作者詳細詢問情況,包括故障的外部現象、大概位置、發生故障時的情況。如:熱源是否靠近電氣;有無異常氣體、明火;有無腐蝕性物質侵入;故障後是否有人修理過等。

2.檢查:根據詢問中了解的情況,檢查相關電氣外部有無損壞;電路有無斷路、鬆動、絕緣是否破壞;熔開關位置是否正確;電氣有無進水;斷器指示器是否跳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