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指對個人或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麵監測、分析、評估以及預測和預防的全過程。其宗旨是調動個人及集體的積極性。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管理方法與手段,通過對群體和個體的身心負荷狀態、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麵檢測、監測、分析、評估、預測、預警和跟蹤管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資源來達到最大改善健康的效果,提高生活與生存質量,延長健康壽命之目的。
健康管理就是要將科學健康生活方式傳授給健康的需求者,變被動的健康維護為主動的健康管理,可根據個人的健康狀況進行評估並為個人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更加有效地保護和促進人類的健康。在西方國家,健康管理經曆了20多年的發展,健康管理計劃已經成為健康醫療體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並已證明能有效地降低個人的健康風險,同時降低醫療開支。其目的在於使病人以及健康人更好地擁有健康、恢複健康、促進健康,同時節約經費開支,有效降低醫療支出。
健康管理是指對個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險因素進行全麵管理的過程。
所謂亞健康管理,就是指通過多種方式對亞健康群體實施一係列的健康管理對策,實施以預防為主的幹預手段,促使亞健康狀態向健康狀態轉化。
從源頭跟蹤管理健康狀態與健康的走向,減少亞健康狀態的發生,真正“上工治未病,戰勝亞健康”。傳變未病態管理有幾個要點:未病養生、防病於先;欲病救萌、防微杜漸;已病早治、防其傳變;瘥後調攝、防其複發。
二、亞健康管理的要求與對策
40歲以上的人們,也就是將步入中年的人,在自認為小有成就、事業將要飛黃騰達的同時,卻發現一些慢性疾病的噩夢向你襲來,根據調查,身體頻頻出狀況的原因,多半來自長年生活、工作壓力的累積,以及長期生活習慣不良所致。
正如長期高居人們死因之首的癌症,經醫學研究證實,與人體本身所蓄積的壓力指數就息息相關,也就是說,容易感覺壓力大、心情鬱悶、生活步調過於緊湊的人,患癌症的概率就相對增加。癌症和許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都是生活形態所引起的疾病。WHO認為這些疾病將成為21世紀疾病的主流,因此亞健康管理刻不容緩。亞健康管理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健康、家庭的幸福,甚至會影響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值得大家共同關心。因此,要好好管理健康,飲食、運動、作息、情緒和戒除不良生活習慣缺一不可。
(一)對個人亞健康管理的要求與建議
1.主動接受健康教育
對於處於“健康”的個人,也應主動接受健康的相關信息,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身心狀態。對於處於“亞健康”的個人,使其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並且能使其得到科學、係統化、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與指導,學習和掌握健康知識技能和主動養生之道,提高健康指數,遠離致病因素,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和習慣,不斷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質和水平。
2.養成良好健康習慣
有計劃地進行自我健康管理,改善機體的功能狀態,注重生活方式管理和改進,持之以恒能使腦力集中、體力充沛及工作效率倍增。養成良好健康習慣包括健康飲食習慣;經常運動;注意體重,保護身體;放棄吸煙;避免飲酒過量;實行安全性行為;為自己騰出時間做些休閑活動;為家庭預留相處溝通的時間;從家人和朋友中獲取支持及忠告;適當的處理釋放壓力;定期的健康檢查等。
3.定期安排健康檢查
正確的身體檢查是按年齡、性別及患病的高危因素而訂的定期檢查。定期檢查包括檢查血壓、體重、高度、腰圍;血液檢驗包括血糖、膽固醇、血紅素、肝功能及腎功能等;檢驗尿液是否含有蛋白或紅細胞;大便隱血檢驗糞便是否含有紅細胞;適年齡的測試,包括女性應做乳癌及子宮癌、男性應做睾丸癌及前列腺癌的相關檢查以及心電圖、肺部X線檢驗等。
4.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定期的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疾病,因為一些慢性病是無特別症狀的,如高血壓、高膽固醇、糖尿病、早期腎病等。對健康問題的及早處理,不但避免貽誤病情,更能釋放壓力,愉悅心情,遠離疾病困擾。
(二)對家庭亞健康管理的要求與建議
1.建立家庭健康檔案
每個人都應該從小有一份健康檔案,並建立起家庭的健康檔案,其實健康檔案應像人事檔案那樣伴隨你一生。健康檔案的具體內容主要包括每個人的生活習慣、既往病史、藥物治療史、過敏反應記錄、診斷治療情況、家族病史以及曆次體檢結果等。它是個動態、連續的記錄過程,建立健康檔案有利於發現導致慢性病發生及發展的關鍵因素,可及早預防。在沒有明顯症狀出現前的發病早期,可根據動態觀察醫學信息變化,做到對慢性病的及早發現、及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