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我的《乙肝陽轉陰——專家幫你實現夢想》和《有效養肝降酶抗病毒藥物手冊》由人民軍醫出版社推出,不斷重印並在國內產生強烈反響後,這套肝病防治叢書的最後一本《養肝飲食指南》終於脫稿。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就沒有什麼比飲食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更大的了。
早在2000多年前,我國醫師專業分類就有了“食醫”。我國第一部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曾記載:“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
指出了人體的氣血津液、五髒六腑既可由飲食所化生,又可被不適當的飲食所傷害。該書還強調食物必須均衡,搭配要合理,指出:“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養精氣。”對於疾病的治療,該書指出:“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為之,傷其正也”。
這種早期以藥物為主,後期以食物調理為主的疾病治療原則,在肝病的治療和康複過程中尤其具有重要意義。我國著名醫學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經說過:“食療,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可見,食物療法適應範圍廣泛,不良反應少,作為藥物或其他治療措施的輔助手段,尤其適於患者進行自我調理。
我國是病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肝癌的高發區。目前,乙、丙等各型肝炎的流行已經較為嚴重。我國每年僅病毒性肝炎的治療費用就高達300億~400億元人民幣或更高(不含勞動力損失),已經給社會帶來沉重負擔,不少患者甚至放棄治療。肝髒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飲食與肝髒有密切的關係。因此,如果能夠通過食療而達到促進肝病康複的目的,無疑對社會和患者本人都有很大的益處。
我在臨床工作中,經常遇到不少肝病患者因為飲食不當而發病,又因為飲食不當而導致肝病遲遲不能康複。患者常因飲食選擇的困惑而煩惱。臨床用藥問題,有醫師指導;但飲食調理,則更多的在於患者本人。本書的撰寫正是從這一目的出發,希望能給廣大肝病患者提供一本科學實用、簡單明了的肝病飲食調理指南。當然,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病情不一,在使用本手冊時,應盡量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如有不適,當改用其他方法,以免耽誤病情。
本書撰寫中除參考目前國內、外肝病食療的研究成果外,還彙集了筆者幾十年來在臨床指導肝病患者食療過程中的經驗教訓和對中醫食療研究的成果,祈望這些能對廣大肝病患者的康複有所幫助。
近年來,國外有個口號叫“把藥房變成廚房”,就是強調食療保健的重要性。“人類回歸大自然”已經成為一種時代的呼聲。“藥食同源”,作為自然療法中最具代表性的飲食療法自然受到人們的重視,“藥補不如食補”再次顯示了魅力和神奇。“食養盡之”、“以食為養”已經成為肝病治療中的一個重要原則。科學合理的飲食,必將極大地促進肝病的康複。
寫完這本書的初稿,我便飛過大洋彼岸,來到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進行學術研究。人在他鄉,我仍然收到了不少讀者、患者的電子郵件和電話,其中有許多是向我詢問有關飲食調理問題的,不由促使我抓緊時間完成本書的修改、定稿工作。在修改、定稿過程中,我利用身處美國的有利條件,參考了美國同行的最新研究成果,使本書在突出中醫食療特色的基礎上,賦予時代特色和中西合璧。在此,我對本書中所引用的國內、外文獻資料及研究成果的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謝。
最後,我衷心地祝福廣大肝病患者早日康複。
楊運高
南方醫科大學中醫藥學院
南方醫院中西醫結合肝膽病專科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肝膽病中心
2008年夏定稿於美國堪薩斯大學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