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泥沙成為成功的墊腳石
寒假特刊
作者:張麗仙
有這樣一個年輕人。19歲那年高考落榜後,為了尋找出路,他和一幫同學南下深圳打工。
然而,殘酷的現實很快粉碎了他的美夢。一連十多天,他和同伴馬不停蹄到處奔走,但一無所獲。
錢花沒了,他隻好從小招待所搬出來跟一大群人擠在一間破爛不堪的簡易房裏。在那裏,他一遍遍翻閱著從街邊撿來的舊報紙,尋找著招工信息……
一個月後,他終於謀到了一份搬運工的差事。
那種搬運工是臨時的,哪裏有活幹去哪裏。不僅累,報酬也少,而且時常還得忍受工頭的責難與訓斥。這段經曆,讓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真的要做一輩子搬運工嗎?
一個月後,他義無反顧地回到了家鄉。他安慰自己,從頭做起,一切都不太晚!
為了謀生,一回到家鄉,他就朝人才市場跑。不久,他成了當地一家印刷廠的小工。
那是一段惡夢般的經曆。在不分晝夜的連續3天工作時間裏,每10個小時,他才能休息一次,時間僅為1個小時……
艱辛的生活現實讓他猛省。他在日記本中寫道:“我不能一輩子呆在這個地方,想換好工作,就得有知識。”
於是,他選擇了成人高考。一邊打工一邊上課,他的生活節奏猛然加快,休息時間更是少得可憐。僅僅2個月,他的體重就減輕了將近8公斤!
但他從不叫累,他憋足了勁要把失去的一切找回來!為了學習,他盡量壓縮睡覺時間,一有空就多看書。實在熬不住了,就把頭浸在冷水裏泡一泡……他每天都對自己說:這還隻是萬裏長征第一步啊!堅持下去!
但是幸運之神並沒有降臨到這個勤奮的小夥子頭上。1992年下半年的一天,他實在太累了,一不留神,他的手竟被機器卷了進去!
因為搶救及時,他的手總算保住了,但他卻因此而丟掉了工作。
為了生活,他開始不間斷地打短工:送水、拉廣告、做保安……後來,他到處借錢,開起了小型超市。由於經營不善,小超市還是在1994年初被迫關門。這時的他覺得仿佛走進了人生的死胡同。該怎麼辦呢?是坐以待斃還是奮起自救?倔強的他選擇了後者。他又一次開始到處尋找招工信息,他相信,一定能找到自己的天地!
1994年2月,豐富的打工經曆使他順利應聘到電視台做了一名臨時工,負責端茶倒水,接聽電話……這樣的工作一做就是一年多。
這期間,他拿到了南京師範大學中文係專科文憑,並由此萌生了做一名記者的大膽想法。
有了目標,他的生活裏仿佛灑滿了陽光。他每天早早來到台裏,幫記者們打掃衛生,借機熟悉記者的工作流程;幫外出采訪的老記者扛攝像機……
漸漸地,有些小新聞,老記者看不上眼的,就開始交給他做。而他也總會傾盡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