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二十年的經濟發展,我國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特別是城鎮居民,已經解決了基本的溫飽問題,轉向了追求舒適生活的目標,對於幸福生活的理解不隻限於吃穿住行,身心健康已是人們所追求的新的目標,還有健康飲食、運動鍛煉、選擇良好的居住環境等等。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知識的普及,健康查體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體檢是保健的重要手段之一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們的食譜、生活方式的改變,疾病譜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2001年國家衛生部公布的我國城市地區前十位死因順序為: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髒病、呼吸係統疾病、損傷和中毒、內分泌營養和代謝免疫疾病、消化係統疾病、泌尿和生殖係統疾病、精神疾病、神經疾病,可以看到大部分疾病都是可以通過各種手段如改變生活方式、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定期體檢等來預防和早期發現的。

許多疾病和異常狀態平時是沒有臨床表現的,包括許多早期的腫瘤,大多數人是沒有任何不適的,對於中老年人來講體檢尤其重要,它是一個係統了解自己健康狀況的過程,對於以往的疾病可以知道其演變情況,而不知道的情況可以及時發現,以便我們調整自我保健措施,具有針對性地實施預防和治療疾病,做到防患於未然。

二、選擇好體檢醫療機構

目前社會上有很多的體檢醫療機構,從硬件配置和醫護人員的水平來講有很大的差別,因為健康查體對於醫療機構來講是一個創收的項目,這就出現了許多純商業化的體檢隊,不能一概否認這些體檢隊對於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所起的積極作用,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近幾年因為體檢誤診和漏診而出現的法律糾紛也常常見諸報端。所以我們對於健康體檢醫療機構的選擇是很嚴肅的問題,理想的體檢單位應該是具備一定硬件條件和科室完善的醫院,專業化分工對於查體來講同樣是非常重要的。體檢醫院應該具備內科、外科、眼科、口腔科、五官科、婦科(對於女性中老年人)、檢驗科、放射科、X光科、超聲科等,這樣的選擇是為了在體檢發現陽性體征時,有條件進一步檢查,如果需要治療可以直接收入院而不延誤病情。

參加體檢的醫護人員應該是具有專業水平的在職或者剛剛離開工作崗位的高年資或具有專業技術職稱的醫護人員,主檢醫師應該具備良好的綜合能力,對於各科臨床檢查的資料和各個輔助科室的檢查資料能夠係統地做出體檢結論,並提出針對每個人的健康保健建議和措施。

三、體檢注意事項

根據不同的體檢安排,所注意的事項是不盡相同的,大部分的體檢需要注意的無非是如下幾條:

1.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受檢前在穿衣、飲食、睡眠、活動等方麵不要改變原有的習慣,但是在檢查前一天不要過度疲勞,禁酒,避免宴會等。

2.關於藥物和保健品檢查的當日盡量停用,但有些藥物如糖尿病的降糖藥、原發性高血壓病的降壓藥、控製癲癇病的藥和控製精神病的藥應當繼續服用,但在查體的時候應當主動向醫生講明情況。

3.主動配合體檢之所以稱之為主動配合,是因為有些人在體檢時有認識上的誤區,總是想考一下體檢醫生,看看我以前的病他能不能發現,這是不正確的心態,因為對於同一種疾病的診斷,即便是醫生也並不一定在認識上是一致的,再者病情也是不斷地變化的,退一步說我們查體的目的並不是去考核醫生,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將原來的病曆和病史如實的告訴醫生,以便於綜合考慮或者是對於不同的情況有重點的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