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詩曰:贈君以丹棘忘憂之草,青棠合歡之花,馬瑙遊仙之夢枕,龍綜辟寒之寶紗。天河未翻月未落,夜長如年引春酌。昔人安在空城郭,今夕不飲何時樂。
東海之濱有一島,名曰“合歡島”。合歡島,東麵凸出入海,南麵,西麵和北麵被群山環抱。日初出時,海麵,色深赤,如丹砂,已而,焰如火,久之,赤輪湧出。風平浪靜時,島與海形成各種奇異景象,時分時合,乍現乍隱,縹緲虛幻。島上鬱鬱蔥蔥,盡是合歡樹,五色繽紛,不見盡頭,隻看得人頭暈眼花。花樹之間,既無白牆黑瓦,亦無炊煙犬吠,靜悄悄的。合歡樹上開滿了清香襲人的合歡花。花美,銀白色,粉紅色,金黃色,形似絨球;葉奇,綠蔭如傘,日出而開,日落而合。合歡花解鬱寧神,養顏解酒,象征兩兩相對,永遠相愛。
合歡島上悠然派的創始人乃是當年起義軍的首領,起義軍內部有人叛降了朝廷,很多起義軍的頭目被殺,起義失敗,起義軍首領逃至此處,創建了悠然派。合歡島地勢險峻,有著天然的屏障,使得悠然派能在這裏代代相傳,但傳到這一代時,弟子很少,又因悠然派內弟子不合,使得悠然派實力大減,名存實亡。但據說這合歡島上,有武功秘籍,有絕世寶劍,有藏寶圖,有寶藏,有兵書......。
合歡島臨海處有一樓,名“望海樓”。
望海樓東麵是一覽無餘的大海。海麵上有很多光禿禿的岩石,其中有一球形石,名為“東海神珠”,其大如鏡,其色如月。陣陣風臨,海浪撞擊岩石,形成七彩長虹似龍騰躍,龍珠在龍喉裏吞吐翻滾,發出隆隆的回音。望海樓的南麵是石崖,石洞和石壁,那裏的石壁,高百餘仞,據傳說崖壁上有絕世神功,是起義軍首領潛心修煉武功,而刻在石壁上的武功秘籍,但是因為崖壁地勢險峻,隔著深穀和深穀間的湖,又不能飛渡天險走近去看,所以還從沒有人真正到過那崖壁近前。望海樓西麵是隱藏在青鬆翠竹之中的群山,天將雨時,群山上有霧氣繚繞,狀若輕紗,不由使人飄飄欲仙,大有絕塵之想。望海樓北麵矗立著刀削斧劈般的孤峰,孤峰背靠懸崖絕壁,崖頂建有一雙層木結構的樓閣,名“縹緲閣“,其形似雙肚的亞腰葫蘆,倒掛在懸崖絕壁之上,縹緲閣地勢高曠,閣樓淩空,腳下澗底白雲湧動,每當雲霧繞繚之際,縹緲閣恍若神仙宮闕,但見有天不見有地,確有超塵出世之感。縹緲閣背後的懸崖臨海,雖同在合歡島上,但是縹緲閣與望海樓之間也有險峻的天然屏障,上得縹緲閣的唯一的通道也被堵死了,即使是現在的望海樓主人,悠然派的掌門人軒轅滄海和藍汐玥,也未曾到過縹緲閣,隻有在海邊練功的時候,才能遠眺到縹緲閣。
望海樓北麵的的校場上,軒轅滄浪左手如若拈花,指端變幻,長袖揮處,漫天飄舞著合歡花針。他又變幻右手指形,將全身精氣運於右手掌端,一道霹靂自九天激落,無光無形,轟然一聲巨響,高峰山石崩裂,紛落如雨。
軒轅滄浪來到藍汐玥身旁,輕喚道:“師妹,我的‘烈焰劍’又進步了不少,我練給師妹看看,師妹幫我指點一二。”
軒轅滄浪拿起他那把赤色的烈焰寶劍。劍長四尺八分、寬一尺三,火紅的劍身上,清晰的映襯著金色的紋路,寶劍上印有騰龍九頭,每條都栩栩如生,赤色的劍柄上,飄揚著寸餘長的紅綾,劍尖之上鑲嵌著金色的四個古樸晦澀的篆體大字,據說此寶劍傳自秦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