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站第一天開業,工作安排的還是挺合理的,方伯帶來的女孩小月是個很勤快的孩子,完全能勝任店裏的工作;小夥子小勇和運城都是很老實肯幹的人,運城曾經在市區工作過,所以劉慧安排運城去市內送水;而小勇之前在工廠做過,正好對工業區的環境畢竟熟悉,工業區的送水工作便由他負責了;而各個小區臨時有人叫水,劉慧便自己去送。當然,一切的前提,都得在買多兩台電動三輪車之後才能運作。
中午飯劉慧便是每人每月500元餐費,三人自己搞定;工資方麵,因為方伯那麼還是繼續給他們仨發工資,所以劉慧這邊就沒有給全額工資,而是按提成送一桶水提成1元,賣出一桶水也提成一元,這樣做不但保證了他們的收入,也促進了他們工作的積極性,長此以往,會是一個良性循環。小月仨人也不是傻子,他們自己算過賬之後,覺得按提成算也挺劃算的,方伯那邊已經發全月工資了,這邊還有提成,待遇已經很好了,比人家那些進廠的好太多了。
時間一天天過去,大家的工作越來越順手,做起事來越來越順利,期間他們又找到幾個租住在附近小區的客戶,都是在市內上班的,單程都得一個多小時,晚上下班回來一般都很累了,喝桶裝水方便些。而劉慧他們的服務非常讓人滿意,也有老客戶開始將他們介紹給自己的親戚、朋友、鄰居,這樣一來,水站的客戶群越來越多,收入越來越穩定,大家都鬆了口氣。
在水站開業的第十一天,劉慧終於招到了一個願意上晚班的員工。因為一開始就承若24小時營業的,所以開業以來這段時間,晚班一直都是劉慧在扛著,還好最晚也就是晚上11點多出去送過水,再晚也就沒有了。但既然承若了,就必須得有人值班。新來的員工是個本地人,因為白天要照顧生病的媽媽,沒法出去工作,隻好晚上工作,雖然工資隻有法定最低底薪加提成,但因為離家近,方便,幾天下來倒也一直工作的挺順利的。
水站生意不錯,發展的挺好的。在天漸漸涼下來的時候,隔壁的五金店準備轉讓,劉慧便開始打起那店鋪的主意來,她想把那店麵租下來開奶茶店。雖然將五金店改造成奶茶店的裝修等方麵的成本比較大,但附近幾百米內都沒有甜品、奶茶內店鋪,自己的水站又是賣桶裝水的,沒有飲料。雖然加了個冰箱,賣些瓶裝飲料,但畢竟品種有限,而且也不方便坐下來邊休息邊喝,隻有趕路的情況才合適。
劉慧是那種有了主意就要做規劃的人,各種方案分析下來,方伯和劉媽媽也挺支持劉慧開奶茶店的。於是說幹就幹,在水站開業一個月後,旁邊的五金店終於開始清倉,2元、5元的開始甩賣,而劉慧則是跑去找那店鋪的業主談租鋪的事情。
一周之後,店裏的東西清的差不多了,剩下的那五金店老板不知道用的什麼路子,一次性全部都處理掉了。就是房子比較髒亂差,劉慧給事先已經約好的裝修隊打電話確認裝修的具體時間。花了5天時間,房子裝修完畢,是劉慧自己上網查資料、看書之後,依據那些查來的資料和數據,定下來的裝修方案,裝修好之後,效果很不錯,有種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感覺。
接下來便是招人,奶茶店的服務員比水站的夜班好招多了,招聘廣告貼出去才半個小時就有人進來問了。劉慧便按照方伯和劉媽媽說的,再根據自己的需求,招了2個看上去比較踏實肯幹的小姑娘做服務生。奶茶店剛開始,而且店麵也不是很大,所以劉慧並沒有招太多人,收銀就暫時由自己代勞了,反正水站那邊現在穩定了,小勇和運城完全能忙得過來,劉慧已經好長時間沒出去送過水了。在劉媽媽的合理安排運作下,每家超市少一個員工也完全可以運作,而且方伯把小月、小勇和運城本來的工資以獎金的形式分發給增加了工作量的員工們,大家皆大歡喜。小月他們三個便正式成為劉慧水站的員工,簽了合同,發全額工資,買了社保。因為每天都要出去送水,劉慧還給小勇和運城去保險公司買了意外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