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覺才有悟,才能踏上真正的證道之途。
後天即是人為,先天即是自然,以後天的資質,通過自身努力,與自然相合,來改善自己的體質與悟性,以達到先天的標準。
道本自然,先天的體質是孕育道基的關鍵。
前任留下的功法來自遙遠的地球,除了《易筋洗髓經》,還有一些道家秘術,如《雲笈七簽》、《太清丹經》、《純陽悟真篇》記載了一些煉丹養丹之法,季長風卻看得不甚明了。
季長風發現《易筋經》和《洗髓經》正好對應煉體和洗髓兩個境界,而且屬於一個體係的功法。
季長風推測,這極可能是某一位了不得的大能遺留在凡間的不完整的功法。
但是作為凝練身體的秘術,這兩部功法確實有著獨到的見解。
“一年易氣,二年易血,三年易精,四年易脈,五年易髓,六年易骨,七年易筋,八年易發,九年易形。”
按照這樣的記載,季長風最起碼還需要修煉九年,才能達到煉體的最高境界。
但是他的修煉曆程並不是從這一刻才起步,煉體術修煉的畢竟是身體,這具身體的修煉,早在十幾年以前就已經開始了。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他現在雖然說不上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進,但至少算不上零基礎。
他要做的就是熟悉這具身體,看看到底到了什麼程度。
《易筋經》分九重,氣、血、精、脈、髓、骨、筋、發、形。
這不是修煉的先後順序,氣血是身體的根本,《易筋經》以氣血築精神,由內而外,達到脫胎換骨的目的。
易是指變化,而《易筋經》說到底就是從最根本的氣血入手,如果說,氣血是本源,本源的量變,引發形體上的質變,《易筋經》的九重變化,代表著九個不同的修煉階段。
“隻達到了易脈的階段麼?”季長風檢查的結果令他大失所望,十幾年的修煉結果,才隻是第四重,看來,前任的資質實在平庸之極。
季長風覺得,《易筋經》雖說是一門煉體的功法,卻不同於傳統意義的煉體功法,既然是以氣血為根基,就不能著眼於煉體這兩個字本身。
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即可以由內而外,補益氣血,也可以由外而內,以體術為導引,相輔相成。
兩邊齊頭並行,不就可以縮短整個進程嗎?
一夜之間,季長風為自己製定了基本路線。之所以選擇《洗筋洗髓經》這部不完整的功法,最主要是因為它合適,以後的路,再慢慢探索吧。
黑熊能夠成為焚天閣五大幹將,除了他本身天賦異稟,與他的勤奮也不無幹係。
每天天不見亮就起床,先練習一小時體能,然後是一小時拳腳,一小時兵器。
可是今天,他卻發現有人比他更早,一尺來高的季長風,正在練習一套慢到令人憤怒的拳法。
不但慢,而且有氣沒力的,跟沒有吃過飯一樣。
“這樣的拳法如何跟人戰鬥?”這哪是練拳,這分明是跳舞,黑熊看著都嫌別扭。
“停停停!”黑熊對這套拳極為不滿,“你這是什麼鬼拳,別練了,耽誤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