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太極運動養生之道(1 / 2)

太極拳的由來

“太極”一詞源出《周易·係辭》,含有至高、至極、絕對、唯一的意思。太極者,至高無上,至善至美,永固不易,完美無缺,天下之至理,無可其喻也。其一意實指自然之產生本源,二意指自然變化之根本法則或總規律。可見,太極即為世界觀和方法論。而太極拳就是依照太極之理演化而來,所以長期堅持練習太極,可使人達到一定的思想境界,也可使人生觀得到進步,人生價值體現在樂以忘憂,每天以平常心對待新的美好生活。

據中國武術史學家唐豪等考證:太極拳最早傳習於河南省溫縣陳家溝陳姓家族中。陳氏太極拳的創編人是陳王廷,他是一位卓有創見的武術家。

太極拳的功效

太極拳是我國寶貴的民族遺產,它姿勢優美,動作柔和,男女老幼皆宜學習,且不受時間和季節的限製。既能強身健體,又能防治疾病,不僅我國人民喜歡,而且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太極拳主要分為陳式、楊式、吳式、武式和孫式五種,其中楊式流傳性和適應性最廣。

經常練習可以穩定血壓,保持血管壁的彈性和血管腔的通暢,防止罹患心血管疾病;可以預防發生老年性脊柱退行性病變;可以鍛煉神經係統,提高感官功能,從而改善神經係統的功能,有利於大腦充分休息,消除機體疲勞,防治神經衰弱、失眠;可以增強呼吸功能,擴大肺活量;可以增進性樂趣和性能力,起到延緩性衰老的作用;可以防治胃腸神經官能症,老年性便秘,胃、十二指腸潰瘍並發症;可以補益腎精、強壯筋骨、抵禦疾病,從而防止早衰,使人延年益壽。

太極拳的要領

首先要把大腦靜下來,全神貫注地投入到打太極拳中去。保持身體正直,頭頸始終隨著身體方向的變換而變換。胸要含而不可挺,肩要鬆沉平齊,肘要鬆沉微屈,含胸拔背、步法靈活,招式的動作快慢均勻,各招式之間要求連綿不斷,招招貫串。打太極拳過程中,內部與外形的開合虛實和旋轉變換,務求做到“上下相隨,內外合一”,動靜結合。

起勢

身體自然直立,兩腳開立,兩臂前舉,屈膝按掌,平視前方。

左右野馬分鬃

上體稍右轉,收腳抱球,上體左轉出步,弓步上手。上體後坐,左腳尖翹起稍向左撇,隨後左腳掌踏實,右腳跟步抱球,上體右轉出步,弓步上手。上體後坐,右腳尖翹起稍向右撇,隨後右腳掌踏實,左腳跟步抱球,上體左轉出步,弓步上手。

白鶴亮翅

上體稍左轉,右腳跟半步胸前抱球,上體後坐重心移至右腿,左腳稍前移虛步分手。

摟膝拗步

上體左轉擺臂,上體右轉舉臂收左腳,左腳上步呈弓步摟推。上身後坐左腳尖翹起稍向左撇,隨後左腳掌踏實,右腳跟步擺臂,右腳上步呈弓步摟推。上身後坐右腳尖翹起稍向右撇,隨後右腳掌踏實,左腳跟步擺臂,左腳上步呈弓步摟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