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禹月(1)(2 / 2)

“唉——”老漢長歎了口氣。

“對了,你想反映什麼情況?”文青問道。

“是這樣的,這不前兩天總下雨,我看我家門前雨水越積越多,就想在我家和東邊鄰居家堆起一道土牆,防止雨水灌入我家屋裏,但我隻要一將牆築起來,鄰居就把土牆翻開,現在水都流進我家屋裏來了,我想找你們去看看,幫我解決此事。”老漢光顧著說話,夾在手指間的煙卷已燒的隻剩下一截煙灰。

文青耐心的聽老漢講完,“這樣,我有幾個問題想問問你,你要如實回答,第一,你們那一片的地勢是怎樣的?;第二,如果你把土牆築起來,雨水將排向哪裏?”

“我們那塊是一個斜坡,其他那幾家地勢都比我家高,我家地勢是最低的,如果我築起牆,雨水可以從鄰居家後園排走。”

“你有你鄰居的電話嗎?”

“有”老漢把鄰居的電話告訴了文青。

文青撥通了老漢鄰居的電話,“請問是趙發嗎”

“是,你是誰?你有什麼事?”電話那邊問道。

“我是成關鎮政府的,聽說你家鄰居要在你們兩家中間築起一道土牆,用來擋雨水,你不同意,兩家因此產生了矛盾,對吧”

“是這麼一回事,不過他把牆築到我家遠在裏了,而且牆一築起,我家就被淹了,那你說我能讓他築牆嗎?”

“嗯,我知道了,我再問問你的鄰居,有事咱們再溝通,好吧?”說完文青掛斷了電話。日常在處理矛盾糾紛時,文青往往會遇到這樣的反問,對此文青既不做回答,也不做過多解釋。成關鎮有個被做行政工作的人稱為社會老油條的人物,每每大家提起他,都被他那幹練的處事方式所折服。用行政內部的行話來講,社會老油條不輕易表態,尤其是處理涉及村民的事務上。觀察的多了,便去效仿,文青覺得這個方法不錯。

文青通過和老漢的鄰居簡短的對話已基本了解矛盾的前因後果。“你把土牆築起到他家院裏了?”文青皺著眉頭問道。

“嗯”老漢又點燃一煙卷。

“如果你築起牆,雨水會聚集在鄰居家院裏?”文青又問道。

“嗯。”老漢點了點頭。

文青心中有了數,“大爺,你和你鄰居的矛盾糾紛,我現在已經明白了,我看你應該是個文化人,是個明事理的人。”

“同誌,我告訴你,其實我是一個退伍老兵,說真的,我一個月兩千多工資,租個房子我也能租得起。”

文青對老漢肅然起敬,“您參加過哪些戰役?”

“八年抗戰,解放戰爭我都參加過。”

來到這裏,這是第一次接觸革命老兵,聽鎮裏人講過一個被當地村民稱為抗日英雄的老人,文青特意將其事跡整理成抗日真英雄材料,而且這份材料被當作典型的優秀材料而宣傳。

“我恨日本人,雖然我沒有生在那個年代。大和民族是一個殘忍的民族,直至今天我們還可以從其av產業中窺見這一影子。”文青這樣想道。

“大爺,我跟你說一下你和鄰居的事,首先你要清楚你家處在一個地勢最低的地方,雨水向你家淌,這是一個自然現象,這是我們沒法改變的事實,也就是民法中所說的不可抗力,”文青看到老漢點了點頭,又繼續說道:“你築起牆防止雨水流到你家這本沒有錯,但是你把牆築起到鄰居家,他肯定不會讓你的,因為那是人家的宅基地;另外最終要一點,你築起牆導致水流到他家,這屬於人為改變水的流向,自然流淌那是自然現象,人為就不可以了,還有一點民法中講到一個相鄰關係,你受益的時候不能讓鄰居遭受損失,我說的這些你能聽懂嗎?”

老漢點了點頭,略微沉思。

“大爺,既然已成事實,得趕快想辦法別讓雨水把房子泡了,你可以趁著天好在房子周圍圍一圈沙袋、土袋。”

老漢拍了一下自己的腦門道,“同誌,你說的對,我怎麼沒想到呢,我現在就回去找人給我拉車沙子,先把房子圍起來。”

老漢起身走了,文青看看表,已經下午兩點二十,上班的時間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