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是以茶為載體,並通過這個載體來傳播各種文化,是茶與文化的有機融合。中國的茶文化是傳統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內容十分豐富,也有很多涉及養生保健,尤其是享譽古今的中國十大名茶,對於我們今天益壽延年,大有幫助。
西湖龍井
西湖龍井,產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屬綠茶的一種,是我國第一名茶。因“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湖和“龍泓井”聖水而得名。此茶生長環境多為海拔30米以上的坡地,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茶區土壤,多屬酸性紅土,結構疏鬆,通氣透水性強。
采茶工藝
西湖龍井每年春季分四次采摘鮮葉。a清明前,采頭春茶,稱為“明前茶”。此時嫩芽初進,形似蓮心,故稱“蓮心”。b穀雨前,采二春茶,稱為“雨前茶”。此時茶柄已發一葉,形似旗,茶芽稍長,形如槍,故又稱“旗槍”。c立夏之際,采三春茶。此時茶芽發育較大,附葉兩瓣,形似雀舌,故稱“雀舌”。d三春茶一個月後,采四春茶。此時葉已成片,並附帶茶梗,故稱“梗片”。
製作工藝與衝泡方法
高級龍井茶的炒製分為“青鍋”和“輝鍋”兩道工序,傳統的製作工藝包括:抖、擠、帶、拓、甩、壓、挺、扣、磨、抓十大手法,此茶全憑一雙手在一口特製鐵鍋中不斷變換手法炒製而成。製出的成品茶,茶葉扁平挺直、大小長短均勻,如同蘭花瓣一般,很有特色。
西湖龍井因有四絕,享譽海內外,即一色絕,二香絕,三味絕,四形絕。意思是,龍井茶色澤翠綠,香氣濃鬱,甘醇爽口,形如雀舌。
此茶按茶葉的外形和內質的優次,一共分為1~8個級別。其中,以獅子峰所產之茶最佳,其色澤嫩黃,高香持久,被譽為“龍井之巔”;龍井村所產之茶,其葉肥嫩,芽峰顯露,茶味較濃;梅家塢所產之茶,做工精湛,色澤翠綠,扁平光滑,形似金釘,味鮮爽口。
此茶衝泡:可選用150毫升玻璃杯,用開水溫杯,投入適當茶葉,茶水比例1∶(50~60);衝入1/4左右85℃開水,徐徐搖動使茶葉充分浸潤;用鳳凰三點頭的方法向杯中注水至七分滿,等茶葉完全舒展即可。
養生保健
西湖龍井中所含的氨基酸、維生素C、兒茶素等成分,均比其他茶葉多。作為綠茶中的精品,主要有防暑降溫,護膚美容,防止皮膚老化,清除肌膚不潔物的功能,同時,還具有預防蛀牙,抗菌抑菌等重要作用。因此,常飲西湖龍井,有提神益思,生津止渴,消食化膩,消炎解毒之功效。但要注意的是,胃潰瘍病患者不宜飲此茶,空腹時也不宜飲此茶。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產於江蘇省吳縣洞庭山,綠茶中的珍品,曾為宮廷貢茶。關於此茶名之來曆,有傳說是康熙皇帝巡幸太湖時欽賜而得;亦有傳說在明代時已有碧螺春茶名了;還有一妙解是取其色澤碧綠,卷曲似螺,春時采製,又得自碧螺峰等特點,故定名為碧螺春。此茶生長環境氣候溫和,雲蒸霧蔚,太湖上空,空氣清新濕潤,土壤呈酸性或微酸性,土質疏鬆肥沃,乃天然宜茶之地。
采茶工藝
洞庭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點: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揀得淨。每年春分前後進行采摘,茶芽均勻一致,通常長為1~2厘米時,采摘嫩梢初展一芽一葉,俗稱一旗一槍,其葉背麵密生茸毛,長約500~700微米,肉眼可見。所采的鮮葉越幼嫩,製成幹茶後白毫越多,品質越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