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藥王”孫思邈的靜心養生術 (2)(2 / 2)

夢傳達給你的疾病信息

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夢境與自己的身體健康有著直接的關係,很多身體的疾病會在夢裏反映出來。他認為七情分屬於五髒,怒為肝誌,思為脾誌,悲(憂)為肺誌,恐(驚)為腎誌。因此,夢怒為肝氣盛,夢恐為腎氣虛,夢哭為肺氣虛,夢笑為心氣盛,夢歌為脾氣盛。

關於夢對健康的預兆意義,西方醫學研究表明:夢是大腦部分高級神經活動在睡眠狀態下的持續,可分為生理性(良性夢)及病理性(噩夢)兩大類。良性夢是白天的所思所想在大腦皮層上留下的痕跡,可起到平衡心理、緩解壓力的作用。噩夢往往是體內潛伏性病灶產生的信息,是疾病向大腦發出的信號,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預報意義。

還有研究表明:心絞痛發作前,病人會噩夢不斷,還伴有呼吸加快、心率增速、血壓升高及情緒激動等反應;心血管疾病(諸如冠心病、心肌梗死等)發作前,病人也多做噩夢,並伴有驚恐症狀;有消化係統疾病的患者則常常夢見大快朵頤;精神疾病患者則經常在夢中哭泣,還會夢遊,等等。

由此可見,夢對健康的預兆是有科學依據的。早晨醒來,如果對晚上的夢還有印象,不妨對做身體做一下相關髒腑的檢查或自測,若出現疾病,早發現早治療為上策;若無疾病,未病先防同樣不失養生之道。

失眠了怎麼辦

關於失眠,我們前麵已略有所提。但在這方麵,孫思邈有了更為詳盡、係統的闡述。他認為,失眠從總體上講都是因為陽不交陰,具體分為四種:

1胃不和安

白天是人體陽氣生發的時候,吃的東西會被體內的陽氣消化掉,而到了晚上,體內會呈現陰霾之氣,任何東西都是不容易被消化,所以古人有“過午不食”的說法。我們雖不主張大家不吃晚飯,但一定要少吃,否則會“胃不和安”,導致失眠。

2精不凝神

精為陰,神為陽,精不凝神就是指陰陽不能和諧統一。由於腎主藏精,精不凝神就說明腎出現了問題,故治療時要從腎經入手。

3思慮過度

前麵我們已經解釋過,思多則傷脾,脾胃不和,往往人就會失眠。因此,我們可以在晚上的時候喝些小米粥,以健脾和胃,利於睡眠。

4心火過旺

中醫把心火太盛叫“離宮內燃”,離為南方,屬心火。心火太盛的人不僅會失眠,還會出現舌頭發紅、小便發黃等症狀。

此外,心腎不交、肝火亢旺、膽熱心煩等也會導致失眠,所以治病時一定要分清原因。失眠嚴重的人,要及時就醫診治;失眠不太嚴重的人,可以通過一些簡單方法進行自我治療。

1食療法

材料:龍眼肉25克,冰糖10克。

方法:龍眼肉洗淨,同冰糖放入茶杯中,衝沸水加蓋悶一會兒即可飲用。每日1劑,隨衝隨飲,最後吃龍眼肉。

作用:此茶有補益心脾、安神益智的功用,可治思慮過度、精神不振、失眠多夢、心悸健忘等。

2泡腳法

每晚臨睡前用溫水泡腳,可幫助人進入睡眠狀態,尤其適合腦力工作者。

做法:先用溫水浸泡(對於女性水要淹到小腿2/3處近三陰交穴;對於男性,到腳踝即可),再慢慢加熱水,泡到腳熱、微微出汗便可以休息。

3按摩法

每天睡覺前按摩安眠穴5分鍾可以幫助睡眠。安眠穴在耳後乳突後方的凹陷處,具有安眠鎮靜的作用。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養生必須遵循人體的生物鍾,因此,養成好的睡眠習慣對防治失眠非常重要,也是很重要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