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密碼
作者:
洞穴是這個星球上人類探險活動最晚涉及的地方。即便在今天,我們對於自己腳下四通。八達的洞穴也是知之甚少, 隻有為數不多的探險者才有勇氣和機會深入其中,一睹這些埋藏在地下的奇境……
神秘的“藍洞”
在某些靜謐的近海洋麵上,會突然出現一汪深藍色韻圓形水域,從高空看,仿佛是大海的瞳孔,從莫名的深處望過來,深邃、神秘、詭異,這種現象被人們稱為“藍洞”。
全世界海洋中分布有許多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藍洞,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位於中美洲洪都拉斯伯利茲城外的“大藍洞”,其形狀為幾乎完美的圓形,直徑超過305米,深達130餘米。在冰川時代,這個洞曾是一座幹燥的洞穴係統的入口,在冰川消融,海平麵上升之後,洞穴被水淹沒,成為“大藍洞”,被譽為“地球的眼睛”。
不過,比起各種奇特的成因和壯美的內部構造,與洞穴相關的神秘傳說似乎更加吸引人。意大利卡布裏島上也有一個“藍洞”,多年來常有人潛入“藍洞”之內探險,許多人一去不返,僥幸回來的人發現洞穴底部沒有任何生物,卻淺埋著許多不明生物的遺骸,每當太陽光被海水折射的時候,洞穴就會被一層藍光所籠罩,這種令人窒息的幽秘和不明生物的遺骸,讓探險者斷定這裏是怪獸出沒的地方,或者是女巫們修身養氣、訓練魔力的基地。
其實,藍洞的神秘很好解釋,它除了出洞口與周圍海水相連外,幾乎與外界隔絕,加之數百米的深度,其內部海水幾乎沒有水循環,底部嚴重缺氧,無法支持海洋生命的存在。而在冰河期海水退卻期間,許多遠古陸地生物在此繁衍生息,洞內留有它們的化石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至於那些不幸遇難的潛水者,他們可能被溫差造成的不定期下降流帶入深水而釀成悲劇。
灌不滿的“無底洞”
在希臘亞各斯古城的海濱,有個靠著大海的洞穴,每當漲潮時,海水就會排山倒海地湧入洞口,並形成湍急的激流順洞壁咆哮而下。據測算,每天流入此洞的海水多達3萬多噸,但多少年來人們都不知道這些海水流向了何方。
1958年,美國地理學會曾專門派出一個考察隊,希望揭開這個“無底洞”的秘密。考察隊員們先把一種深色染料投入洞口附近的海水裏邊,讓變色的海水流入洞穴,接著,他們分頭去觀察附近的海麵和島上的各條河流以及湖泊,看有沒有被這種染料染出顏色的海水,結果查看了所有的地方都沒有發現被染料染了顏色的海水。
考察隊員們以為是海水總量太大,有顏色的海水被稀釋得難以分辨,於是幾年後,他們又研製出一種淺玫瑰色的塑料粒子,這種塑料粒於比海水稍微輕—些,能夠漂浮在水麵上不沉底,也不會被海水溶解。
他們把1300公斤的這種塑料粒子倒進了“無底洞”,這樣隻要找到哪怕一粒塑料粒子在別的地方冒出來,就可以找到“無底洞”的出口,從而揭開這個“無底洞”的秘密了。可遺憾的是,考察隊員們發動了好多人,在附近水域裏尋找了一年多的時間,連一顆塑料粒子也沒有找到。
兩個音樂洞穴各有特色
在秘魯普諾省的裏利斯塔村,有一個能自己彈唱的洞穴,它能發出不同樂器的聲響,並且在不同的時辰有不同的樂聲。清晨時分,洞穴中會傳來陣陣悅耳動聽的風琴聲;到了中午,又會傳來熱鬧的鑼鼓聲;而在傍晚,則變成了悠揚的笛聲……
而萬裏之外的蘇格蘭斯塔法島上,也有這樣一個神奇的洞穴。它會發出豎琴般的曼妙聲音,聽起來就像是美人魚一麵撥弄豎琴,一麵啾轉淒然地歌唱,被古代蘇格蘭人稱為“洞穴的旋律”。傳說許多漁民出海之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的原因,就是被這音樂吸走了魂魄,而在洞口附近還有一著名的“芬戈爾椅”,據說任何人坐在椅子上,可以許3個將來會如願以償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