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鞋的危害也不小,由於沒有鞋跟的分擔,身體大約60%的體重都會落到足部後方,易引起跟痛症或扁平足。
鞋幫過硬,蹠骨與之發生摩擦後,會對局部神經造成壓迫,使其增粗,並形成結節,發生周圍組織增生或炎症,如跟腱炎症等。
鞋幫過於柔軟,使足部無法得到鞋子的支撐,在行走時會不自覺地左右搖擺,易引起踝關節以及韌帶的損傷。
此外,鞋幫高低程度也要合適,具體應視個人情況而定。
“像競走一樣大步流星地走路”,這句話已經成為時下人們追求健康的一個口號,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想要健康就絕對不能再讓身體靜止不動,沒有時間也要擠出時間來鍛煉。
快走正好滿足了人們的需求,它不需要昂貴的設施,一雙運動鞋,一身運動服,即使在家門口也能夠“拔腿就走”,可以算是最“親民”的運動了。更重要的是,快走對身體健康十分有利。
快走雖然是一項運動強度中等的運動,但有著自成體係的要求,隻有遵循快走的要求進行練習,才能達到最理想的健身作用。
正確快走
雙腳的各部位落地有一定的順序,行走時重心按由腳跟到腳大拇趾的順序逐漸轉移,即腳後跟-腳的外側-腳小趾-腳大拇趾。當全部腳趾落地後,再用腳大拇趾為著力點用力蹬地麵,同時伸直膝蓋,踢出另一隻腿。
在快走過程中,手臂應盡量大幅度擺動,具體表現為:手臂屈肘90毅,擺動時始終緊貼身體,有節奏地向前後擺動。向前擺動時,雙手與肩膀保持齊平;向後擺時,以達到極限為度。(1)快時應挺胸抬頭,放鬆肩部,收緊腹部,臀部要上翹,俗話說,樹枯根先竭,人老腳先衰。雙腳與人體健康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雙腳上分布著數十個反射區,經常活動腳趾、腳底等,有助於大腦、髒腑等的健康,並能預防腰痛等一係列“文明病”。
經常做足部運動
雙腿並攏,直立站好。抬起右腳,單腳向左跳,雙腳同時著地。身體恢複平衡後,抬起左腳,單腳向右跳,雙腳同時落地。慢慢跳15耀20次後,可以加快節奏。左腳抬起,單腳快速向右跳,然後再向右跳。雙腳著地後,向上跳,越高越好。如此反同時配合舒緩而深長的呼吸,以腹式呼吸為佳。
(2)快走時巧妙借用腰部扭轉力,可以令身體更加前傾,步伐變大,步速也會相應加快。
複15次。
雙腳略微分立,全身的重量均勻地壓在兩腳,重心在雙腳間。膝蓋彎曲,同時身體慢慢向後傾斜,腳尖離地,此時全身的重量應當在兩個腳跟上。保持5秒鍾後,身體慢慢向前傾,腳趾緊緊抓地,全身的重量從腳跟轉移到腳尖,保持5秒鍾。
此動作可重複數次。
像正常走路一樣邁出一步,腳跟在落地前應當暫停動作,同時與地麵的距離應保持在3厘米左右。腳尖上抬,保持3秒鍾,然後慢慢地向後彎曲。
恢複正常步伐,1分鍾後再練習。可重複數次。
雙腿直立站好,伸出左腿,盡量繃直腳尖。將左腳放在右腳的左前方,按照順時針的方向畫圈,限度以左腿肌肉拉緊為宜,畫圈的同時腳尖要繃緊。
換右腳“畫圈”,此動作可重複數次。
多在鵝卵石上走
腳與全身五髒六腑通過經絡密切相連,在鵝卵石上行走可以刺激足部穴位,增強神經敏感性,使內髒和血液循環係統得到很好地改善,堅持行走可以改善脂肪肝、高血壓等一係列病症,有利於保持血壓平穩。
【運動姿勢】
姿勢一:邁步時腳跟先著地,身體重心由腳後跟轉移到腳趾,再邁第二步,邁步時要用力甩腿。
姿勢二:手臂隨邁步自然前後擺動,肘部彎曲,盡量貼近身體,胸部、腰部始終保持挺拔直立。
【運動要領】
(1)循序漸進。開始時把步伐邁得小一點,逐步適應鵝卵石對腳的刺激。然後步子應邁得大而快,步距最好達50耀70厘米,15耀20分鍾走完1公裏。
剛開始時腳會比較疼,不宜勉強走很長時間。鍛煉一段時間後,逐漸加大步伐,循序漸進地延長鍛煉時間,早、晚各15分鍾左右為宜。
(2)用心率來衡量是否超負荷,隻要心率在每分鍾130次以下,沒有出現過度的心慌氣急,就不必有顧慮。
(3)運動時間安排好。早晨鵝卵石較涼,受涼易引起關節疼痛,應盡量選擇午後或傍晚鵝卵石較溫暖時走。
注意事項(1)糖尿病患者以及患有關節炎、寒性疾病、骨質疏鬆、骨質增生、其他骨質病變、足部損傷、足部疾病者忌走鵝卵石。
(2)老年人走路時更要將精力集中在路麵,不要分散精力,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傷。
(3)鍛煉以後用熱水洗洗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