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楊然這次拿出來的,就是他早就準備好給餘文英見麵禮的歌曲《北國之春》!
這首歌在楊然前世算是傳唱比較廣的老歌了,它改編自日本的民歌,由一代男高音歌唱家蔣大為老師演唱。
蔣大為老師的唱功自然不需多加評述,可是,更加令人感歎的,是歌詞的美妙!能填出這樣歌詞的,絕不可能是普通人,它需要相當水平的文化素養!
所以,楊然拿出來,也是考慮了很久,更是準備了回應別人質疑的說辭。
這些先不必多談,聽歌要緊!
“木蘭花開山崗上北國的春天,啊,北國的春天已來臨......”
寇欣瑤醉了,她已經表現出了一副迷妹臉,要是誰能拍下來,楊然都可以以後用來調笑寇姐姐呢!
“城裏不知季節變換,不知季節已變換!媽媽猶在寄來包裹,送來寒衣禦嚴冬。故鄉啊,故鄉,我的故鄉!何時能回你懷中......”
一個段落後,餘文英臉上的表情從驚訝,變換到了狐疑。
不對啊!
餘文英皺著眉頭,她聽出了這個歌詞裏描寫的意境。這可是寫的思鄉之情,寫的對北國的故鄉的思念。
怎麼會是一個來自南方,而且是來自大陸最南方的粵省的十幾歲男生能夠抒發的感懷呢?
後麵還有兩段,每一段歌詞都不盡相同,卻同樣的精彩!可是,越是精彩,越是優美,餘文英的眉頭便皺得越深!
所以,等楊然唱完,沒等寇欣瑤歡喜地鼓掌,餘文英先是嚴厲地問道:“楊然,你如果還當我是你的長輩,我希望你能跟我說實話,這首歌,你是從誰那裏聽來的?”
她有些失望,也還想給楊然一個機會,歎了一口氣說道:“你可別跟我狡辯,這首歌,這樣的歌詞,是你這個年紀能寫得出來的嗎?”
寇欣瑤一開始有些不解為什麼忽然餘文英忽然變臉了,她聽完之後,自己想了想,也有些擔憂地看向了楊然。
然而,楊然的表情卻依然淡定,他自信的微笑讓寇欣瑤平靜了下來,她心中很莫名地感覺到,楊然不會騙人的,他應該能夠拿出合適的解釋!
是的,楊然早就胸有成竹。
隻見他笑著說道:“餘阿姨,您是否讀過聞先念先生的《遠鄉》?”
餘文英被楊然這個反問給弄糊塗了,聞先念他還是知道的,抗戰時期有名的詩人、散文作家,他的作品甚至還被編入了教材!
“《遠鄉》這篇散文,就是寫在戰爭時期,因為故鄉淪陷在日寇手中,聞先念先生在冬季雪飄的時候,想起了故鄉和故鄉的親人們,他才拿起了筆,寫下了自己思念家鄉的情感。”
有一段特別經典,楊然輕聲地念了出來:“兄長年紀也大了,偶爾喜歡找我喝兩杯,卻沉默寡言,喝醉了才潸然淚下,我仿佛在兄長身上,看到了父親的影子。那是一生清貧的父親坐在老屋的門上,用手背揩掉額頭的勞累,點燃一支旱煙,微眯著眼看,等到我和兄長回來,才點了點頭,沉默寡言著,轉身走進黑暗的屋裏……”
(PS:這裏有一小段“父親坐在老屋的門上,用手背揩掉額頭的勞累,點燃一支旱煙,微眯著眼看”,是摘自網上的一首現代詩“雨中思鄉”,不過找不到作者是誰了。其他的,嗯,小寒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