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整軍(1 / 2)

第128章整軍

吳易,崇禎十六年(1643)進士。福王時,前往揚州投靠史可法,上呈《中興末議》。可法題授職方主事,為己監軍。明年,赴江南籌集糧草,未還而揚州失,率船隊開赴吳江,吳江亦失。前往太湖紮營,與同邑舉人孫兆奎,諸生沈自駉起義,共組“白腰黨“。封忠義伯。

曆史上此人將在1646年去嘉善赴宴時被清軍擒獲。

帥帳之中的吳勝兆和汪懋功見吳易進帳十分尷尬,因吳易在弘光朝廷覆亡以後,他和舉人孫兆奎同入太湖起兵抗清。於閏六月十一日攻主吳江縣,殺清知縣朱廷佐。

他們利用清軍不擅水戰的弱點,憑借太湖遼闊的水域和四通八達的水上航路給於清軍嚴重的打擊。吳勝兆曾派汪懋功與其在梅墩交戰被打的大敗,光淹死的清軍就近千人。

吳勝兆和汪懋功兩人如今已歸複大明朝廷,再次見到昔日的對手一時感慨良多。

哈哈…..

“原來是日生前來,快快入座。”

劉天焱邊說邊親自將吳易扶著入座。

一番交談下來才知劉良佐、齊席哈等人本已逃出方寧的追蹤卻被吳易帶人給活捉了。

吳易部一直被魯王勢力所看重;封忠義伯。他同孫兆奎等將領關於追隨魯王還是唐王一直在猶豫,後來得知皇上朱由檢歸來,護國公劉十夜又收複了蘇鬆兩府,這讓他們更加無從選擇。

他的伯爵是魯王封的,如果依附朱由檢勢力他不知道爵位還能不能保住,朱由檢又會怎麼看他。

“日生有大功於朝廷,稍後隨本公回府,本公向聖上為你等請功。”

“謝國公爺。”

龍衛軍休整一天以後就班師回府了;姚廣、高文全兩人帶部押著三千降兵回鬆江府,唐一飛、畢登科、吳勝兆三人帶部押著四千降兵回防蘇州府,劉天焱率領方寧、高石頭、江懋功等人領三千兵馬和一千餘降兵押運糧草和雞鴨豬羊隨後。

因繳獲的錢糧牲畜多是清軍從百姓手中搶奪而來的,護國公劉天焱命受災之地的知縣親自帶人統計百姓的損失,各鄉的鄉長、裏長協助縣衙將繳獲的錢糧牲畜分發至百姓手中,讓他們可以安心度過接下來的寒冬。

朱應升回到應天府以後便將龍衛軍可能是傾巢而出的消息告訴了洪承疇,並建議可遣杭州府的兵馬前往蘇州府試探,是否有機會奪回蘇州府。

“劉十夜的龍衛軍卻係傾巢而出,探馬來報;蘇州、鬆江兩府守城兵馬不足三千。”

“如此天賜良機,速遣精銳兵馬攻打蘇州府啊。”

“徽州的金正希率兩萬兵正向杭州府而來。”

“原來劉十夜早已有了安排。”

洪承疇歎了一口氣道:“自劉十夜收複蘇鬆兩府以後,各州縣潛藏的反朝廷勢力已是蠢蠢欲動,江南兵馬自守尚不足,哪裏又有兵馬去奪蘇州府。”

朱應升回道;“如此隻有等待來年朝廷大軍南下了。”

“是也。吾現憂慮的是劉明輔之部的兵馬。”

“總督有何發現?”

“吾雖不知道此人為何數次撤軍,但想來必有深意。”

“總督大人可安心等待消息,少則三五日,多則十日,劉明輔部便回來了。”

洪承疇一麵焦急的等待消息,一麵派探馬打探消息及接應劉部的兵馬。

第六日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傳來,劉良佐、齊席哈部的兩萬兵馬全軍覆沒,劉良佐本人也成了龍衛軍的俘虜。

洪承疇以防消息有誤,又派遣人前往查證,直到見到了劉部逃回的殘兵才得知事情是經過。

十餘名劉部逃回的殘兵跪在洪承疇和勒克德輝麵前,一番哭訴將戰事經過詳細道來。

“好個劉十夜劉天焱!真是好計謀好手段!”

勒克德輝皺了皺眉頭道:“洪總督這是在誇讚他?”

“大將軍誤會吾意了,我隻是感歎此人計謀。”

“計謀好在哪裏?”

劉十夜龍衛軍兵馬兩萬餘人,劉良佐部也是兩萬餘人,還有三千騎兵,略占優勢。若是兩軍正麵交鋒,勝負難料,想來多有可能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清軍折損的起,龍衛軍卻折損不起,因為那是龍衛軍全部的家底。

龍衛軍先是大迂回到清軍後方,又突然襲擊齊席哈部引劉良佐前去救援。劉良佐前去救援之時已經中計了,也不想想一萬龍衛軍圍困一千騎兵,以龍衛軍的戰力怎會等到他去救援。

劉良佐部的前鋒營到達後龍衛軍立即撤軍,此目的是為了麻痹此部。然後又突然襲擊前鋒營引劉良佐中軍前往救援,中軍剛到龍衛軍又撤退了,誰也沒想到他們迂回到後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