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鈣是每一位中年女性不可忽視的事情。鈣能增強骨質的硬度,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強毛細血管壁的致密性,有消炎、消腫及抗過敏作用;鈣還能夠維持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防止因長時間坐在辦公室而導致的腰酸背痛、手足麻木等不良症狀。富含鈣元素的食物有:甘藍、鮭魚、芝麻、白菜、芥菜、豆腐、黃豆、麵粉、小米、綠豆、骨頭湯、脫脂奶、酸乳酪等。
補鎂餐
補充鎂元素對中年女性也很必要,因為中年女性每天要承擔大量的辦公室業務,各種會議、撰寫報告、查閱資料,勞心勞神,因此有一顆健康的心髒尤為重要。科學家研究表明,鎂的攝入量正常完全可以減少心髒病發生率,降低血脂。富含鎂的食物有:養麥、豆腐、杏仁、葵花子、綠豆、芝麻、豌豆、苦瓜、綠葉蔬菜、海產品。
補鋅餐
鋅具有顯著的保持性功能作用。你是不是完成一天繁重的工作和家務之後,常常倒在床上蒙頭大睡,長此以往冷落了他?要知道,正常的性生活對兩個人的身心健康和情感交流都大有裨益,因此絕對不要忽視這方麵。注重鋅元素的攝入,可以使性功能和生殖能力保持健康正常。富含鋅的食物有:牛肉、小牛肉、豬肉、豬肝、豆腐、穀類、葵花子、花生、核桃、菠菜、藥芥、韭菜、蔥、萵苣、胡蘿卜、鴨蛋黃、牡蠣、鯽魚、河蝦等。
初識補鈣點點通
人體到底需要多少鈣?鈣的需求量與年齡及人體代謝有關。一般來說,45歲以下的人群每日鈣需求量為800~1000毫克,45歲以上人群為1200毫克,孕婦這類特殊人群則需要1500毫克。
哪些食物最適合補鈣呢?牛奶及奶酪等奶製品、黃豆及豆腐等豆製品都是上好的補鈣佳品,蛋、蝦、魚、蟹、海帶、紫菜、木耳、雪裏蕻、芝麻、山楂等也是含鈣豐富的食物。鈣片應該如何選擇呢?選擇含維生素D及含鎂的碳酸鈣為佳。含鎂尤其重要,因為有助於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當然,谘詢醫師或營養師,請他們根據你的職業、居住地、飲食、健康狀況推薦最適合的鈣片,效果更佳。
服用鈣片應該在什麼時間呢?服用鈣片的正確時間是在餐後1~2小時。特別提醒服用鈣片前後不要喝濃茶、咖啡、酒,不要生食蔬菜。因為濃茶、咖啡、酒都會加速鈣流失,而蔬菜中的大量草酸會與鈣反應產生沉澱,生成草酸鈣結晶,鈣不僅不宜吸收,還容易形成結石。但隻要在烹飪時用熱水焯一下蔬菜,就能除去其中的草酸。此外“每天多接受日照,以促進鈣在體內的吸收”就是國際衛生組織非常強調的“光能補鈣”。專家指出,太陽光譜能激發體內的膽固醇根據自身所需自主轉化為維生素D,將食物中的鈣鹽分解為易被人體吸收的鈣離子,產生源源不斷的原生鈣,維持機體鈣質平衡。
補鈣陷阱
廣告宣傳鋪天蓋地,宣傳全民缺鈣,人們補鈣跟著廣告走。但這其中有很多補鈣陷阱都是商家為了擴大經濟效益而設下的,我們一定要用火眼金睛來識別。營養學會公布的每日鈣攝入推薦量為800毫克,實際上,目前我國居民平均每日攝鈣量為400毫克,攝鈣水平確實相對較低。但我國居民攝鈣量地區差異很大,並非人人缺鈣。另外,有些商場、藥店宣揚通過儀器的簡單測試就能確定是否缺鈣。事實上,這些場所擺放的“單光子骨密度測試儀”隻能測人體手臂的尺骨和橈骨,而人體鈣流失的主要危害是腰椎和胯骨的缺鈣,因此這種測試並不準確。也有些商家宣傳必須通過吃鈣保健品才能迅速補鈣,其實這也不是事實,很多食物就能補充足夠的鈣,物美價廉而且安全有效。人們總認為越貴的東西越好,補鈣產品賣得越貴,含鈣量越高,吸收率就越高,效果也越好。有的補鈣品宣稱“沉積好、吸收快”,有的宣稱“顆粒小”,甚至推出了“原子鈣”、“納米鈣”,讓人們覺得鈣越細小越易吸收。其實並非如此,有些不過是商家打出的噱頭。目前,商家鈣製劑打出的賣點主要是補鈣能防治中老年人骨質疏鬆症,但對於中年女性來說,缺鈣是導致骨質疏鬆症的一個重要原因,單純補鈣並不能全麵防治骨質疏鬆症,需要從改善膳食結構和服用補鈣劑兩方麵加強鈣的攝入。
中年女性應加強對廣告宣傳的理性思考,平和地看待補鈣廣告,勿聽信某些鈣保健品的誇大宣傳。提倡合理地改進膳食結構,盡量從天然食品中獲取鈣,通過食補增加鈣攝入量。
鈣製劑的選擇
選用鈣製劑,首先要看鈣在製劑中占多少百分比。碳酸鈣的含鈣量較高,而乳酸鈣和葡萄糖酸鈣的鈣含量相對要低一些,服用劑量相應會大一點。有些公司會宣稱他們的鈣製劑在骨骼中沉積率很高,但其實一般體內鈣的沉積存在一個閾值,鈣的攝取再多,鈣的閾值也不會升高,因此也不會沉積更多的鈣。此外,還有兩種鈣製劑要特別注意。一種是活性鈣,由近海的牡蠣、蚌、貝等的殼經過高溫活化後,磨細而成。這種沿海軟體動物吸附能力很強,能將近海的汙染物,鉛、汞等重金屬吸附,不適合服用。另外一種用家畜動物的骨骼磨粉製成的鈣製劑,由於重金屬尤其是鉛容易沉積在骨骼中,因此服後也會受重金屬汙染。這兩種鈣製劑是應該被淘汰的。
其次,影響鈣製劑吸收的各種因素最主要的是體內的維生素D,它能促進鈣在小腸甚至在結腸中的吸收。如果人體缺乏維生素D,鈣的吸收隻有10%。如果補充了維生素D,並在肝髒與腎髒合成了維生素D,鈣的吸收率會大幅度增加。因此促進鈣的吸收,鈣製劑的不同類型是次要的,主要的還是體內維生素D的含量是否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