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美國歡迎你(1 / 2)

在美國紐約港的自由女神像的基座上,銘刻著這樣的詩句:

……把你們那些人給我吧,

那些疲倦的人,窮困的人,

蜷縮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人,

在你們富饒的岸邊遭到不幸被遺棄的人,

把那些無家可歸、流離顛沛的人交給我,

我在金色的大門口高舉著明燈!

……

這是摘取於美國猶太女詩人埃瑪?拉紮魯斯的名詩《新巨人》。

自由女神矗立在美國紐約港入口處的貝德洛斯島上。

她身高四十六米,加上三十米的基座共七十六米,當時的正式名稱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但是美國人都喜歡稱它為“自由小姐”。

她是遊覽美國以及紐約、曼哈頓客人的說客,也是美國形象的教科書。

了解美國曆史的人都清楚,這塊土地的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

美國建國的曆史隻有200多年,是在歐洲人占領、殺戮、奴役印第安人、占領他們家園,是北美大地到處流淌著眼淚和鮮血的建國史。

先是荷蘭人、後是英國人……從16世紀到18世紀,正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西歐各國相繼入侵北美洲,當然遭到印第安人的激烈反抗和抵製,然而,印第安人的軀體當然抵禦不了血腥的鎮壓。到了十八世紀中期,歐洲人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了十三塊殖民地,殖民地的經濟,文化,政治相對成熟。經過民主改革才誕生了“美利堅合眾國”。

美國獨立後的領土,逐漸由大西洋沿岸擴張到太平洋沿岸。經濟發生了顯著變化,北部、南部經濟沿著不同方向發展。南北矛盾日益加重。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美國南方與北方之間進行的戰爭,又稱美國內戰——南北戰爭,最終是北方領導的資產階級獲勝統一全國。

1865年開始了重建時期,逐步廢除奴隸製,1877年,南部進行民主重建,製訂了民主的進步法令,標誌著民主重建的結束。而後美國又經曆和參與了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角逐,靠戰爭的財富積累,才有了今天的強大的美國

所以說,美國的建國曆史,就是一部歐洲資產階級血腥殺戮、掠奪印第安人的曆史。也是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靠槍炮殺戮以及掠奪逐步強大的帝國發跡史。

一百年前,法國知識分子由於不滿本國拿破侖三世的專製統治,以參加美國建國一百周年紀念的名義,發起了建造這座巨型自由女神贈送美國,以表達他們對自由的向往,對專製的憎惡。

一百年過去了,一九八六年,美法兩國決定聯合舉行雕像百年儀式。但是,“自由小姐”已經是個“遲暮美人”了。

經過長年累月的風吹雨打,雕像表麵的一些地方和關節已經風化、腐蝕。不久前,紐約港當局還將可站立十二個人的火炬底座卸了下來進行重新翻建……

是的,僅僅200多年的美國曆史,就像這位遲暮的美人,雖然貌美依然,已經變得斑駁色衰,不似當年了。

一百多年來,“自由小姐”用她的宣言和形象,吸引了世界各國渴望自由的人,從某種意義上說,她是女神,是美國的象征,她站在紐約港——在美國的門口歡迎來自世界各地渴望自由、窮困潦倒、無家可歸的人們……